《陆训系总宗谱》即将面世
楼主: 陆燕超

赞五修宿迁<<陆氏世谱>>续修者永春、永干、启超等宗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2-25 14:51:05 | 显示全部楼层
据闻我宿迁支陆氏子孙现已遍布天涯,宿迁、沭阳、泗阳、泗洪、新沂、濉宁、徐州、泗县、海州、北京、台湾、美国......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7 11:39: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陆燕超 于 2017-4-23 12:27 编辑

吾宿迁柴祖系子孙经600多年繁衍生息,确实已遍布天涯海角。各行各业人才济济。诚信、善良、好学、勤奋,自立、自强、自信、自爱的品质在陆氏宗亲身上得到最明显的体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发表于 2010-1-4 11:18:1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云液堂的后人,也是柴祖第24世.愿与陆氏宗亲交友!
发表于 2010-1-4 19:01:1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家的字辈诗也在上面  呵呵   但是有些字错了
安徽凤阳:宝雪聪明 尉维固质 子孙延庆 世子传家
  正确的是    宝学聪明   蔚维国质 子孙衍庆  世德传家     
因为在我们这国和固 用地方读音 是一样的 所以口述时 会有错字
望楼主宗兄 修改下··
发表于 2010-1-4 19:02:24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想问下  为什么楼主宗兄 会有我家的字辈诗?
 楼主| 发表于 2010-1-5 08:42:37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感谢玠宗亲的修正:宝学聪明   蔚维国质   子孙衍庆   世德传家 能否告诉堂号、始祖或始迁祖以及自“宝”字辈是始祖第多少世?向凤阳的陆氏宗亲问好!虎年威风!同时热盼所有陆氏宗亲能丰富陆氏宗族的家史,珍惜这个平台提供的机会,找到自己的脉络。
 楼主| 发表于 2010-1-5 09:16:47 | 显示全部楼层

"宿迁"的名字可能来源于黄河夺淮

本帖最后由 陆燕超 于 2010-1-6 08:45 编辑

宿迁古名下相、钟吾、宿豫。古城址在现在霸王项羽故里附近,此处地势低平,自黄河夺淮后,连年水患,某年夏汛城淹,居民连夜迁往北面的现在马陵山公园附近的高地上,后遂并成新城。
我国大江大河中位居第六的淮河,其源头,早在战国时期的历史地理典籍《禹贡》上就记载着“导淮自桐柏”。确切地说,她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县境内的桐柏山主峰太白顶(又称大复峰),其上有一修建于唐代的古寺,名曰“云台禅寺”,古寺的北面,有一眼清澈明净的泉井,有泉眼三处,虽久旱而不竭。这里,就是千里淮河的源头。

在现今的卫星摄像地图上,可以看到:淮河自西向东经河南省南部、安徽省北部,到江苏省北部注入洪泽湖。大部分水量过三河闸,经高邮湖由江苏省江都市三江营入长江,河道全长1000公里。少部分水经苏北灌溉总渠入黄河。

但是,在600年前,淮河原是一条独流入海的河道。它的下游在淮阴一带接纳泗水及其支流沂、沭诸河后,到云梯关入海。公元1128年,黄河侵泗在淮阴一带夺取淮河下游河道入海,淮河下游河道受黄河泥沙沉积而淤高,中游河槽几乎成了地上河,下游入海水道被淤塞,造成淮河水系紊乱,水位抬高,洼地积水成湖,小湖相互连通,并逐渐扩大为洪泽湖。1855年黄河又在北岸决口改由利津入海。由于淮河下游无通畅泄水道,每遇汛期,河水暴涨,往往破堤决口、泛滥成灾,水旱灾害严重。
自12世纪起,经历了600余年的黄河改道夺淮,大水汇流在淮泗平原,没有出口,便成了数百平方里的大湖,城市村落全都沉入到湖底去了,形成了洪泽湖……后来,清朝康熙19年(公元1680年),又一次大水,淮泗间最大的古泗州城,以及老淮安府的大片土地终于陆沉,在人间消失了,留下来的,只是稀奇古怪的“水母娘娘镇泗州”,水怪、因果、报应……种种流传不衰的神话。
 楼主| 发表于 2010-1-6 08:57:16 | 显示全部楼层

江南移民北方的历史真相,从中是否能体会到我柴祖北迁来宿的历史背景呢?

本帖最后由 陆燕超 于 2010-1-6 09:14 编辑

(1)陆姓宗族自江南被迫移民的历史背景

在元末农民起义军中,朱元璋夺得天下,建立明王朝,称帝后欲在龙兴之地建京都未如所愿,旋即改立中都,为了恢复和发展家乡的农业经济,决定自江南移民到凤阳落户垦荒屯田。

元末,朝政腐败,国库也日渐空虚。为了弥补财政亏空,元政府除了加重赋税以外,还发行新钞“至正宝钞”并大量印制,致使严重的通货膨胀,加上连年水旱虫灾,百姓愁苦,毫无生路。尤其是在至正11年(公元1351年),征调农民和兵士十几万人治理黄河水患。黄河两岸农民本已饱受灾荒之苦,在治河工地上又横遭监工的鞭打,被克扣口粮,非常愤怒。于是,“治河”和“变钞”就成为农民起义的导火线,导致了红巾军起义的爆发。在此前后,各地民众纷纷揭竿起义,南北暴动风起云涌,此起彼伏,一时间起兵逞强者达百余处,其兴灭始末不可胜记,主要的有:

广东朱光卿率民众武装起义,自称大金黄帝,不久失败。

元至正8年(公元1348年),台州黄岩县佃农方国珍起义……后归降朱元璋。

元至正10年(公元1350年),颍州人刘福通借栾城人韩山童的白莲教鼓动起义,以红巾为号……至正15年(公元1355年)2月,刘福通迎立韩山童之子韩林儿为皇帝,又号小明王,建都亳州,立国号为宋,改年号为龙凤……至正23年(公元1363年),刘福通被割据在苏州的张士诚部队击败,被杀,称帝为王的韩林儿退往滁州,投奔了朱元璋。朱元璋的部将想拥戴韩林儿为帝,被刘伯温劝止,但朱元璋却仍然接受韩林儿的封号,军中文告均用小明王龙凤年号。元惠宗至正24年(公元1364年)正月,元璋在应天(今南京)立为吴王。至正26年(公元1366年),朱元璋派人迎韩林儿到应天,途中舟沉溺水而死。2年后,朱元璋称帝,建立大明王朝。

元至正11年(公元1351年)8月,蕲州罗田县人徐寿辉等也利用白莲教组织农民起义,被拥立为帝……徐寿辉称帝后10年被手下领兵元帅陈友谅夺权杀害。陈自称皇帝,国号汉,年号大义,占据江西、湖广等地,扬言要沿长江东下联合张士诚,攻打朱元璋,应天为之震动……开战过程中,“友谅兵号六十万,联巨舟为阵,楼橹高十余丈,绵亘数十里,旌旗戈盾,望之如山”,朱元璋也曾多次陷于危机,但终于在陈友谅称帝4年后,被朱元璋灭亡。

元至正13年(公元1353年),江苏泰州人“张士诚据高邮,自称诚王”起义,建国大周(不久改国号为吴)……元至正17年,张向元朝请降,元赐其御酒、龙衣……张占据北起济宁,南至绍兴的大量地域。元至正23年,张再次自立为吴王。元至正27年(公元1367年),朱元璋率军攻破平江,执杀张士诚。这时割据在浙东温州、台州、庆元一带的方国珍,被迫向朱元璋投降。

元至正12年(公元1352年)春2月,定远人郭子兴与其党孙德崖等也以红巾为号聚众起义,攻占了濠州。皇觉寺中有一位和尚,俗名朱元璋,想知道是否能躲避兵乱,便在寺中焚香卜卦,先问远行,不吉;又问留下,还是不吉。因而暗问:“莫不是让我带头起义?”果然得卦签示为大吉。遂于该年闰3月初1日,到濠州城中投奔了郭子兴。

朱元璋,字国瑞,元文宗天历元年(公元1328年)9月18日出生于濠州。父朱世珍由外乡迁居到濠州钟离太平乡(今属明光市洪庙乡跃龙岗)。母陈氏生有四子,元璋排行老三。幼时常得病,其父因家贫,便想将他送到寺院当和尚。元惠宗至正4年(公元1344年),濠泗一带大闹饥荒,瘟疫流行,元璋的父、母、大哥、幼弟、二哥相继去世,年仅17岁的朱元璋只好入皇觉寺当了小和尚。一个月后,寺亦断炊,元璋便化缘云游于江淮一带,到处乞讨,山栖野处,受尽了风霜之苦;但同时也使他了解到民间疾苦,增长了社会见识,3年后又回到皇觉寺。朱元璋投奔郭子兴时年24岁,“子兴奇其状貌,留为亲兵。战辄胜,遂妻以所抚马公女”。元至正13年春,朱元璋回乡发动起义,“收里中兵,得七百人。子兴喜,署为镇抚”……朱元璋早有拯救天下民众的宏伟大志,便集合各路义军一同起兵,此后,威名日益显著,英雄豪杰们如同影子般地追随他夺取天下……元璋攻克滁州后,迎立郭子兴为滁阳王。至正15年(公元1355年)3月,郭子兴病死,朱元璋以左副元帅职,成为这支起义军的实际领袖,掌握了实权。至正16年(1356年),朱元璋亲自统帅大军渡江占领集庆(今江苏南京),招降康茂才等军民50余万,改集庆为庆天府。小明王韩林儿的龙凤政权任命朱元璋为江南等处行中书省平章。这时的朱元璋,局面小,兵力弱,四面受敌,形势不利。他利用元朝军队主力和小明王作战的机会,向南面和东南的元军主力进攻,取得胜利。在他率军打下徽州时,朱元璋采纳了老儒朱升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建议,命令军队自己动手生产,兴修水利,减轻农民负担,因而兵强粮足。于是朱元璋又把军事进攻的矛头指向土地肥沃,盛产粮食丝绸的浙江一带,先后占领诸暨、处州。孤立的元军据点,次第被消灭。随后,他又适应新的军事形势,对东南采取守势,东北和西面取攻势的战略,在军事上取得了有利的局面;然后又战鄱阳,先行消灭陈友谅,继而取东吴,执杀张士诚,降割据浙江沿海的方国珍;命徐达、常遇春挥师北定中原,南征北伐,奠定了统一全国的基础。元惠宗至正24年(公元1364年)正月,李善长等率群臣劝朱元璋称帝,元璋“不允。固请,乃即吴王位。”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春正月,朱元璋在应天,“祀天地于南郊,即皇帝位。定有天下之号曰明,建元洪武”,建立了明朝。8月初2日,明军攻占元大都(今北京),元朝灭亡。

朱元璋作为一位农民起义军的领袖,在他夺得天下,即皇帝位后,很自然地对龙兴之地怀有深厚的感情,濠州是他出生之地,他的几位亲人死后也都埋葬在这里。早在4年前,他在应天即吴王位后,就已经回一次 “濠州省墓,置守冢二十家,赐故人汪文、刘英粟帛。置酒召父老饮,极欢,曰:‘吾去乡十有余年,艰难百战,乃得归省坟墓,与父老子弟复相见。今苦不得久留欢聚为乐。父老幸教子弟孝悌力田,毋远贾,滨淮郡县尚苦寇掠,父老善自爱。’令有司除租赋,皆顿首谢。”在家乡的父老子弟面前,荡洋在他心中的成就感更加彰显。

当他登基即皇帝位时,立即“追尊高祖考曰玄皇帝,庙号德祖,曾祖考曰恒皇帝,庙号懿祖;祖考曰裕皇帝,庙号熙祖,皇考曰淳皇帝,庙号仁祖,妣皆皇后。立妃马氏为皇后,世子标为皇太子。” 在凤凰山之阳动工修建皇陵。

他的本意欲在濠州这块兴龙宝地上建都,据说曾亲自登上临濠府城北门外凤凰山(当地人习称小九华山)顶,立碑铭文曰:“天下第一山”,遥望皇陵之所在,俯瞰凤凰山之阳的地势形貌,规划皇城蓝图,命刘基(伯温)、黄楚望(九江道士)、张铁冠道人(张中,字景和,临川人)三人“择建宫之地”……刘基等人从有利于大明皇朝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健康发展的长远利益出发,或喻之以理,或托言天意,结果占卜宫址的最终方案:建都南京。

临濠,晋时为钟离郡之地。因有濠水源出于城南的山区中,计有二源,合而流向东北入淮。濠水流至下游时,河床“升高,东有巨石(如梁)绝水,即古濠梁,一名石梁河”。濠水流域,古称濠州,明初升府曰临濠。洪武2年为中都,6年改中立府,7年(因地处凤凰山之阳)更名凤阳府。朝廷所赋予的权势极大:分巡凤颍六泗道治所,领五州(颍州、亳州、泗州、寿州、宿州)、辖十三县(临淮县、怀远县、定远县、灵壁县、阜阳县、颍上县、霍丘县、涡阳县、太和县、蒙城县、盱眙县、天长县、五河县),属江南省左布政使司。

朱元璋在明朝开国之初,鉴于元末农民大起义的历史教训,在经济上,制定了休养生息的政策,积极推行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措施,多次减免各地的租税,大力推行垦荒、屯田的政策,并规定3年免征赋税。这些都大大推进了经济恢复的步伐。据统计,明初的15年中,新垦田数共达1.8亿多万亩,占当时全国可耕地的一半。

朱元璋所推行的以垦荒屯田为重要手段的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政策的试点工作首先在凤阳实施……

此后,明朝政权在凤阳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开始大力推行将在元末战乱中人口损失少而相对富裕的地区,向因战乱而导致人口稀少,土地荒芜的地区移民。当时著名的移民中转站有3个:一个是山西洪洞县的大槐树,一个是山东老鸹巷,一个就是江西的瓦屑坝。各地移民后裔追记祖先来源的时候,通常都以上述3个地方来表示。
2)陆姓移民被安置在当时的临濠府临淮县的古城乡落户

朱元璋这位农民出身的皇帝,鉴于元末农民大起义的历史教训,认识到抓好农业生产,减轻农民负担,是立国安邦之万世根本。早在他称帝之前,回濠州省墓时,就发出号召:希望家乡的父老乡亲们要教育子弟孝父母,敬兄长,下力气把田地种好,不要去外地经商;当前沿淮一带还有盗寇掠夺侵扰百姓,父老们要注意保护自己,从善自爱(不要参与)。指示地方官员减免地租、赋税。

朱元璋在南京建都,即皇帝位后,出于以下动机:①为了保障京畿安全,认为有必要打击肃清原张士诚、陈友谅在江南、沿江一带的后裔势力及其支持者;②濠州作为他的发祥之地龙兴之处,虽未能建都于斯,但应尽快摆脱和改变由于战争造成的人丁稀少,土地荒芜,百姓穷苦的境况、恢复和振兴家乡的农业经济。因此朱元璋下令将张士诚、陈友谅等宗亲族人,将士族属以及曾在经济等方面支持过张、陈军事力量的沿江、江南一带的中小地主、富商阶层,移民到凤阳垦荒、屯田。陆姓的祖先因与陈姓在古代有血亲渊源;元末,有不少陆氏家族曾支持过张士诚部起义军队,故受到株连,因而被列入明初强制移民的黄册中。明王朝要求所有移民必须将其家庭在吴地的不动产处理变买,携带其资金、衣物等居家生活用品、农业、手工业等生产工具,移居临濠府落户,永远不得回迁。意在借这部分江南移民的资金、先进的生产工具及其生产技能,振兴中都的农业经济。在强制迁移的过程中,为防止移民途中逃跑离队,明朝官兵将所有移民(不论男女老少)的手腕用绳索缚系连成长长的队列,由江南向濠州徒步行进。途中,如果有人需要排泄大小便,须提出请求,官兵才为其解开手腕上的绳索,方能前去路旁的茅厕或草丛中。因直言:“我要去拉屎(或撒尿)”不雅,故后来申请时,直接要求:“我要解手”。“解手”一词,即由此产生,流传使用推广开去,这一单词现今已经被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采用。

被安置在临濠府临淮县(今凤阳县)小溪河燃灯寺一带较荒辟之地的移民有陈姓、张姓等宗族;陆姓移民被安置在临淮县濠梁城之东的古霸王城(系楚项羽军队建筑的军事基地,城堡围墙用黄土构筑)东门外(今为凤阳县板桥乡)一带。

陈姓、张姓移民中多系江南大地主阶层,到了凤阳小溪河燃灯寺落户后,均思念鱼米之乡的江南故地及亲戚朋友,所以每年到了冬季农闲时节,便密谋相约纷纷返回江南探亲访友。明朝政权为防止其回逃,沿途多处设关卡稽查,陈氏、张姓移民的族人便乔装成灾民,拿着花鼓、小锣,沿途说唱乞讨,避开关卡绕行南下。其唱词,是按照小溪河一带民间流行的《秧歌》(插秧季节,男女在劳动时欢乐对唱的民歌)腔调编唱,歌词中发泄着对朱明皇帝的怨恨之意,此即凤阳花鼓流行到江南的渊由。由于当时的陈姓族人仅是为躲避官兵盘查而乔装成乞丐,故乞讨时,不食残羹剩饭,仅索米粮、钱币。每至冬闲时节到来,不论贫富,便成群结队南下行乞,直至清明前在江南扫墓祭祖后,方才回到凤阳开始春耕生产,此风久之成俗。据清乾隆时赵翼《陔余丛考》记载:“江苏诸郡,每岁冬,必有凤阳人来”,沿途行乞卖唱。另外,凤阳人扫墓时间,通常习惯于清明之前,风俗亦受此影响。

在朱元璋实施移民政策时,考虑到要稳定江南的经济基础,对待陆姓等宗族中的大地主阶层仍允许其留居江南不动,移民到凤阳的家族多是一般的富庶之户或具有农业、手工业技能的平民。这部分陆姓移民虽含有两宗枝系:《新语堂》枝、《仰贤堂》枝,但被移迁的家庭在江南多非根深叶茂之户,故对江南少有牵挂,因而无南下行乞之风俗。因被安置的居住地离临淮县濠梁城较近,可较方便地将农产品送往濠梁的街市中出买,购买回生活及生产用品。但因受到被强制迁移的打击,加上凤阳与吴县鱼米之乡的生态环境,生产生活条件存在较大差异,起初很不适应,其生活水平多陷于困顿艰难之境。
发表于 2010-1-7 09:02:57 | 显示全部楼层
55# 陆燕超
读燕超兄所文,感慨万端!遥想柴祖当年,书香府弟,江南文士,游学来宿,并非可能是先前设想的,泛舟车闲情,访友拜师.元末动荡,明初洪武强制移民,是独来,还是携妻带子的呢?总之,柴祖绝非凡人,其坚毅韧忍、善良勤俭、重视育才的优秀血液传承在当代宿迁支的陆氏后人身上。感谢柴祖----宿迁的始迁祖。
发表于 2010-1-8 08:19:42 | 显示全部楼层
49# 陆燕超

我是宿迁陆宣宇,柴祖第二十四世孙,与宣正同祖同宗.
 楼主| 发表于 2010-1-10 08:38:25 | 显示全部楼层
46# 陆紫渊

非常赞同紫渊兄的评论!这里就是宿迁陆氏的家园.道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八卦,八卦生万物.万物化而成道也.我们就是从无序到有序,从无形到有形,从混沌到文明,从愚昧到智慧的历程,真正发展到与道同在时便是最高的境界,其实世间黑白是同源的,直线的两端最终在无极处融合,世界就是个矛盾体,当矛盾没了,世界也将没了.因而我们没有理由责怪先人,对祖先只有感谢和敬仰!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 15: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红蝇赶散”揭迷
幼时,即听老人们多次讲述“红蝇赶散”的故事。近来,我调到县志办工作,故常有些老人向我打听“红蝇赶散”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为了解答这个问题,我先后翻阅了《明史》、《清史稿》、《隆庆海州志》、《康熙海州志》、《嘉庆海州直隶州志》等一些海州方志,但均未见到“红蝇赶散”的记载,各种灾害记载的十分详实。为什么象“红蝇赶散”这样数万人大迁徙的灾难,却被史学家们忽略呢?其中一定隐藏着一个迷团。两年多来,我作了深入的调查了解,精心收集这方面的资料,才初步揭开“红蝇赶散”的神秘面纱。
  一、“红蝇赶散”的影响范围
  因工作之便,我借阅了一些家谱,很多家谱,都明确记载本户在明代时,由苏州阊门,因“红蝇赶散”迁居海州的。如沭阳县大竹园洛安堂《孙氏家谱》、东海县张湾紫阳堂《朱氏家谱》、赣榆县沙河无锡堂《孙氏家谱》、灌云东辛洛槐堂《王氏家谱》等。灌云县下车乡《戴氏家谱》记的更为具体,明确记载该户在明初,由苏州阊门五里十甲,迁来海州定居。在走访灌云、东海、沭阳、灌南、赣榆等老居民中,十有八九皆称自己祖先在明代由苏州一带因“红蝇赶散”、“红蝇赶散”、“红军赶散”、“红蜂赶散”而迁来海州定居的,甚至在涟水、洪泽、盐城、阜宁、响水等地也听说过“红蝇赶散”的事,山东的郯城、沂水、莒南、临沭等地的老百姓也称在明清时期,海州地区也曾发生过红蝇赶散的事件。其影响范围在苏北、安徽、鲁南一带,地域广、时间跨度长,民间影响大。
  二、关于“红蝇赶散”的民间传说
  一说,明初在苏州阊门一带偶生很多红头苍蝇(也有说是“红蜂”),见人就叮,叮了就死,故纷纷逃来海州避难。二说,元末张士诚率盐民起义,义军头裹红巾,后来义军之间互相混战争天下,张士诚的红巾军为了死守苏州,把苏州阊门的老百姓强行驱赶到海州。故称“红军赶散”或“洪武赶散”。三说,苏州百姓为了不忘祖籍是苏州,都忍痛把自己的小脚趾剁了一刀,作为标识,将来好回苏州认祖归宗。民间种种传说,虽然讲的服服贴贴,活灵活现,但很难自圆其说。
  昆虫学家对“红蝇”、“红蜂” 赶散的说法持否定态度,他们认为:世界上从古到今,还没有任何一种昆虫能造成如此大规模的人口迁徙;苍蝇只能传波疾病,根本不可能咬人就死;蜂类一般不主动叮人的;退一步讲,假如是“红蝇”、“红蜂”这类昆虫造成的,他们的家谱为什么没有记载一位亲人被“红蝇”或“红蜂”叮死的呢?由此可见,他们的逃难,根本不是自己的选择,而是屈于某种人为的因素,被强迫驱赶而来的,只是他们不敢说,史家不敢写罢了。因此,所谓“红蝇”或“红蜂” 赶散之说,是根本站不住脚的,毫无科学依据的,只能说是以讹传讹,子虚乌有。
  “红蝇赶散”如果是张士诚的红巾军所为,站在张士诚的对立面的明代史学家,为什么不抓住其罪而大书特书呢?为什么张士诚死后,从苏州赶来的人们仍留住海州,并在海州一带长期的繁衍生息呢?从时间来看,也不可能是张士诚的红巾军所为,因为张士诚已在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自杀,大迁徙发生在明洪武年间(1368年)以后的事件又怎能与张士诚有瓜葛呢?
  由此可以证明,“红蝇赶散”的说法,是根本不能成立的,实在委屈了张士诚的红巾军。
  三、“红蝇赶散”的事实真相
  既然传说中的“红蝇”、“红蜂”、“红军”赶散不能成立,那么家谱中的“红蝇”这个历史事件又当何解释呢?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灌云县博物馆,见到一部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新安镇志》手抄本,比较翔实地记载了“洪军赶散”的发生原因及经过。据《新安镇志》载:大明洪武登基之初,虑大族相聚为逆,使各道武员率游骑击散,谓之“洪军赶散”。子孙相承,定为世例,传至嘉靖,适奉旨赶散,而苏州阊门周姓、常(常州)之无锡惠姓、及刘、管、段、金等姓皆被赶散,来至朐南芦苇荒所,遂各插草为标,占为民地,以作避兵之计,后人烟渐繁,乃诣州请为州民,州牧载入版图,是为里人。
  又据《苏州市志》载:据明初洪武四年(1371年)统计,时苏州府领县64700户,190万人口。初年为加强国家统治,开发落后边远地区,实行戊边屯田制,先后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多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洪武五年(1372年)迁苏州阊门一带富户百姓,至苏北沿海灶区(盐区),二十四年(1391年)迁苏州富民,充实南京。永乐元年(1403年)迁苏州等地富民,充实北京。由此,不难看出,明初的确实行过强制性的迁民政策,且这种政策贯穿于明朝始终,不仅限于苏州,包括江南的杭、嘉、湖、苏、锡、常等广大地区,因此,所谓“红蝇赶散”,当指移民事件。“红蝇赶散”,这一民间的咒骂称呼,在明、清文字狱盛行的时代,史家不是不知,而是不敢秉率直书,只好回避这个民怨很深的事件,这就是史书和地方志不见记载的真实原因。
  四、海州也曾发生过“红蝇赶散”
  明代初期,海州地区的张士诚残部逃亡海岛,与日本浪人武士勾结,在沿海进行抢劫和骚扰。为此,明洪武年间,朝廷下令“片帆不许入海”,实行“封海”、“裁海”,海州沿海的岛民,被强迫迁去内地,如迁沭阳、莒县、沂水、郯城一带,多有云台山区迁去的家族。
  据《江苏海洋渔业史》载,清顺治十八年(1662年),清廷发布《迁海令》,强迫云台山、高公岛、东西连岛等地的居民内迁,规定“片帆不许入海”。
  五、“红蝇赶散”的功过
  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这个强迫性的移民事件,一方面,统治者采用了拆居烧房,关押驱赶,不顾百姓的死活的政策,使大批移民苦不堪言,对其中倒流移民,又采取重治罪。这无疑是朱元璋的一大错误。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广大居民带来了经济发达地区的先进生产技术,有力推动了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明初,海州盐民逃亡殆尽,盐业生产基本停顿,官府*移民充作灶民(盐民),发展盐业生产,改煎为晒盐,后改为砖地晒盐,既降低成本,又提高产量和质量。从巩固国防和发展经济来看,也是功不可没的。
原载《连云港市情》1999年第4期
发表于 2010-1-11 17:44:48 | 显示全部楼层
“红蝇赶散”揭迷
幼时,即听老人们多次讲述“红蝇赶散”的故事。近来,我调到县志办工作,故常有些老人向我打听“红蝇赶散”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为了解答这个问题,我先后翻阅了《明史》、《清史稿》、《隆庆海州志 ...
陆燕超 发表于 2010-1-11 15:10

江浙地苏杭自古乃天下之粮仓,素有苏杭熟天下足之美誉.元末纷争,朱元璋平定天下,有"洪武赶散"之说,但是难觅史籍.以民间口头流传为主,可见当时的专制是多么的黑暗啊,以苏州为中心的移民强制向北大迁徙,是多么的惨烈啊?我柴祖是否在此列已不重要了,结果是从苏州移居了宿迁了,而且在此繁衍生息,传至今600余载矣!
发表于 2010-1-11 20:13:34 | 显示全部楼层
1# 陆燕超


新甲公,据家谱记载,生二子:琰、绍荻
 楼主| 发表于 2010-1-13 08:43:18 | 显示全部楼层
61# 陆启明

感谢启明宗亲的关注!我查到的家谱上新甲公生三子,但是后面只有炎公、和绍荻公,不知是印刷错误还是其它原因,然而从勘误表中又没有此处的修正,因而疑惑至今,所以更想请上述续修者释疑,还有我近枝宗亲(小十房长房枝---孟候公枝)有知晓的告诉在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12 | 《 陆氏家园 》  版权所有 | GMT+8, 2024-4-24 23:0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