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训系总宗谱》即将面世
查看: 5348|回复: 1

各姓入闽时间及其影响,陆姓唐总章二年随64姓入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8-11 00:01: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入闽时间及其影响
据邱荣洲《福建古代史》记载,福建古称“闽”,唐开元二十一年(733),为强化边防,设军事长官经略使,从福州、建州各取一字,名为“福建经略使”。此为“福建”名称首次出现。
南宋史学家郑樵《通志》有交代:“今闽人称祖者,皆光州固始。实由王绪举光、寿二州,以附秦宗权。王潮兄弟以固始之众从之。后绪与宗权有隙,遂拔二州之众入闽。王审知因其众以定闽中,以桑梓故,独优固始。故闽人至今言氏谱者,皆云固始。其实谬滥云。”
在其《家谱后序》又再次交代:“夫闽人称祖,皆曰自光州固始来,实由王潮兄弟以固始之众从王绪入闽,王审知因其众克定闽中,以桑梓故,独优固始人。故闽人至今言氏族者,皆云固始,以当审知之时贵固始也。其实滥谬。”
各姓将先祖附会于唐末随王入闽,究其缘由是王审知“以桑梓故,独优固始”。福安各姓谱附会于此的也不少,特此提醒,以免考证中再次误入歧途。
(一)
关于最早的入闽者及其时间,从历史文献的零星记载,亦可探索到凤毛麟角。《史记·东越列传》:“闽越王无诸及越东海王摇者,其先皆越王勾践之后也,姓驺氏。”早在战国时代,楚威王兴兵灭越,曾有一支越国人在其越王子孙的率领下,避难入闽建立了闽越国,据考证主要集居在闽江下游。这是第一次史书记载的由今江浙移民入闽。
《史记》和《福建通志》均有记载:“汉武帝世,闽越反,灭之。尽徙其民江淮间,以虚其地。”这是闽越人被北迁,不可能全部迁移。《宋书·州郡志》载:“有遁逃山谷者颇出,立为冶县。”尚有闽越人逃入山谷中,未被迁走。据葛剑雄《中国移民史》第二卷记载,所迁人数当有十四、五万人。
闽越人政治北迁的同时,也有少量中原人政治入闽。如,汉廷设东部侯官派兵镇守,据《同安县志》介绍,汉武帝为镇压古越之乱,派左翊将军许濙(字元亮)驻师于泉郡西南百里境上之营城(今同安县城小西门)。这是见于史书记载的第二次移民。
(二)
汉末“董卓之乱”,引发士族大批迁徙到今江苏、浙江、四川、广东等地。东汉末董奉,曾任侯官县小吏,好医崇道,游历四方,如今长泰县城四大名山之一即是董奉山。可见,董姓早在东汉末三国时就入闽了。
三国孙吴为定闽地,先后五次派兵入闽,“料出兵万人”。孙吴为占有闽地的五次用兵,据文章《北方汉人入闽及早期开发》介绍为:
第一次在建安元年(196),孙策命永宁(今永嘉)长韩晏为南部都尉,领兵追击会稽太守王朗到闽,被候官长商升打败。孙策又委任贺齐为南部都尉,带兵入闽,一举大败张雅,余众出降。孙氏势力到达闽江下游。
第二次用兵在建安八年(203),是时整个闽北还在大大小小的地方军阀控制之下。他们与散居山区的山越结合起来,常常给孙氏的统治造成强大的威胁。这一年,孙权西伐黄祖,闽、浙、赣的山越纷纷集众反抗。孙权为解除后顾之忧,派南部都尉贺齐领属县五千兵“讨伐”。贺齐先后擒杀山越达六千余人,并从俘虏中挑选丁壮万人,以充实军伍。至此,闽江上下游全归孙吴所有。
由于闽越人的反抗不止,孙吴对闽越的统治并不太平,建安十三年(208)、嘉禾四年(235)、赤乌五年(242)和太平二年(257),先后又发生山越“作乱”,均被孙吴派兵镇压。前后花费五十多年时间,经过五次用兵,吴国对福建的统治才取得暂时稳定。吴永安三年(260),撤去南部都尉,建立建安郡,对福建的“武治”宣告结束。
(三)
史称“衣冠南渡,八姓入闽”,据《淳熙三山志》记载:“永嘉之乱,衣冠南渡,始入闽者八族。”福建第一本省志《闽书》详载:“永嘉二年,中原板荡,衣冠始入闽者八族,所谓林、黄、陈、郑、詹、丘、何、胡是也。”八姓本系中原大族,入闽后先在闽北及晋安(今福州)定居,而后渐向闽中和闽南沿海扩散。这是中原士族的第一次大规模南迁,成了北方汉人与闽人的第一次大融合,也是古闽汉化的一个里程碑。
永嘉之乱,指公元311年即永嘉五年,匈奴攻陷洛阳、掳走怀帝的乱事。晋初“八王之乱”,加以天灾连年,胡人遂乘时入侵。永兴元年(304),匈奴贵族刘渊在左国城(今山西离石)起兵,逐步控制并州部分地区,自称汉王。光熙元年(306),晋惠帝死,司马炽嗣位,是为怀帝,改元永嘉。刘渊遣石勒等大举南侵,屡破晋军,势力日益强大。永嘉二年(307),刘渊正式称帝,四年刘渊死,子刘聪继位。次年,刘聪遣石勒、王弥、刘曜等率军攻晋,在平城(今河南鹿邑西南)歼灭十万晋军,又杀太尉王衍及诸王公。旋攻入京师洛阳,俘获怀帝,杀王公士民三万余人。
浦南高速施工考古现场,发现浦城县莲塘镇吕处坞村的墓葬中一块刻有“元康六年(296)王家宜子孙”的纪年砖,显然比永嘉(307~311年)早。可见,“永嘉之乱”入闽不仅是有明确记载的时期,而且是影响盛大的一次迁徙。据《北方汉人入闽及早期开发》介绍:
入闽士族地主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意识随之传播开来。
其一、随意“占籍”,聚族而居。闽江、晋江、九龙江、汀江四大流域交通方便、土地肥沃之处,都被他们占去。由于是聚族而居,故多排斥不同姓氏者,常常因此引起械斗。
其二、私自召募部曲,实行武装割据。入闽的豪强地主,大都拥有自己的部曲家兵。人多势众者往往形成割据,掠夺农民为奴婢,扰乱地方,对抗政府。晋安侯官的陈羽、陈宝应父子就是典型。
其三、大兴土木,建造庙宇。从战乱中逃生入闽的北方士族极力寻找精神寄托。闽中各地建造的庙宇寺观达56座,许多著名的佛庙,如福州的绍因寺、法林尼寺、东禅寺、开元寺,建瓯光孝寺,莆田广化寺,都兴建于这个时期。
(四)
东晋元兴年间(402~404年),三吴八郡爆发农民大起义。起义军在卢循领导下,由浙江永嘉入晋安(今福州),在海上与刘宋军队周旋三年之久,失败后“余种悉遁入闽”,散居在沿海地区,造船航海“走异域”,人们称之为“泉郎”,亦称为“游艇子”。
南北朝梁武帝太清二年(548)八月,东魏降将侯景勾结京城守将萧正德,举兵谋反。萧正德派大船数十艘,暗中接济侯景军辎重。史上的“侯景之乱”时期(548~552年),入闽者以“不能支赋役”的穷苦农民居多。逃亡闽地“惟恨所居之不远,所藏之不密,遂入深山穷谷,以为营生安业之地”。涌进了八闽腹地山区进行开发,“耘锄所至,甫迩城邑”。这些逃亡进来的,大多无籍无姓名记录,至今也未见有谱牒记载这一时期入闽的先祖,有也早已经被之后的修谱改写为“随王入闽”。
(五)
唐总章二年(669),因闽南“蛮獠啸乱”,河南光州固始人陈政、陈元光父子奉唐廷命,分别入闽平乱,陈元光于唐垂拱二年(686)建置漳州。例如,台湾《马巷郑氏族谱序》说:“唐垂拱间(685~688年),陈将军趋闽,大臣郑时中随之,郑氏遂星布闽、粤。”
随同陈政、陈元光父子开基漳州的河南光、申、蔡三州七千多将校府兵中就有中原姓氏58姓,两批共64姓,连同随军入闽开漳军眷姓氏共有87姓,形成众多的漳州乃至全闽姓氏开基祖。
两批入闽的六十四姓有:陈、许、卢、戴、李、欧、马、张、沈、黄、林、郑、魏、朱、刘、徐、廖、汤、涂、吴、周、柳、陆、苏、欧阳、司马、杨、詹、曾、萧、胡、赵、蔡、叶、颜、柯、潘、钱、余、姚、韩、王、方、孙、何、庄、唐、邹、邱、冯、江、石、郭、曹、高、钟、汪、洪、章、宋、丁、罗、施、蒋。
随同入闽的军眷姓氏有四十姓,其中不重复的姓氏有二十三姓:卜、尤、尹、韦、甘、宁、弘、名、阴、麦、邵、金、种、耿、谢、翁、伍、瞿、薛、上官、司空、令狐、吐万。
此后,都在福建安家落户,繁衍发展,使其后裔遍布福建、广东的许多地方。
(六)
唐光启元年(885),河南光州固始人王潮、王审邽、王审知率领光、寿二州乡勇五千余人,连同被挟持的声望家族及其眷属,由固始南下入闽,征战“封闽疆”,建立闽王国。闽台地区的王氏家谱称十八姓随扈“三王”入闽,实际远不止这个数。大抵所言的十八姓,本属于中原望族。
据河南固始史志资料征编委员会考证入闽的有67姓,且以固始人居多。其后裔分居福建各地,成了名门望族。
据福建《枯荣溪坪谢氏族谱》详细记录,有吴、萧、卓、林、陈、周、何、刘、郑、孙、黄、缪、姚、阮、郭、赵、李、高、程、杨、詹、朱、薛、施、谢等二十五姓随王氏人闽。
《台湾通志》记载,随王入闽的则有陈、张、李、王、吴、蔡、杨、郑、谢、郭、曾、周、廖、庄、苏、何、高、詹、沈、施、卢、孙、傅、马、懂、薛、韩等二十七姓。
据新旧《五代史》、《闽书》、《八闽通志》、《福建通志》、《墨州府志》、《八闽掌故·姓氏》、《中华寻根》等史志丛书以及其他姓氏谱牒等综合统计,随王入闽的将佐、军校、兵士、眷属,除上述三十七姓外,尚有严、邓、柯、吕、湛、虞、庾、邹、孟、许、戴、连、释等十三姓。
释,属佛家弟子的通姓。可见,随王入闽的军中还有方外人士。例如,唐末有一僧(世俗名号无考)随“三王”入闽,原计划通过福建入广东,路过顺昌时,遥望境内灵山幽峻,留连不舍,感叹道:“可为终焉之计矣,何必远游?”遂留灵山结茅,因躬耕自给,不与物接,故人不知其名。
据《福安县志·典礼四》记载:“忠惠祠,在穆阳,神为罗汉充,光州固始人,任江州司户。黄巢之乱,避地入闽,居穆阳,斩荆棘,治阡陌,召民耕种,遂成沃壤。既没,民怀其德,立庙祀之,水旱灾疫,祈祷则应。宋嘉定初,赐庙额曰:忠惠祠。”《闽书》也有相关记载,有江州司户罗汉充开发过穆阳,系唐末五季时期。至今,穆阳溪边有奉祀江州司户罗汉冲的“忠惠庙”。
可见,在三王入闽前期,已有中原汉人避居福建,位于白云山南麓的穆云乡南山和咸福村后山的法明寺重建挖掘出的石碑可证。1991年重建古刹,出土一碑,该碑后被临近村的一愚僧捣毁,其碑文记载着:黄巢决心攻取长安,但与胞妹黄琴意见相佐,黄琴被黄巢杀于牛池坪(俗称银池岗)。等等相关内容。
法明寺,原名建山寺,又名清风寺,始建于唐文宗年间(827~840年),由法海徒弟法明和尚主持修建。
法明和尚者,原籍山东普宁楼门村人,幼年出家,后来此福安秀溪牛池坪建山寺修行。

据史料记载,黄儒丁姓回族源自泉州陈埭,其先民本是阿拉伯人的后裔。一世祖节斋公丁谨(1251~1298年),自苏州“货贾于闽泉,卜居泉城”。
元末明初,为了“远于法而保其家”,丁氏三世祖、四世祖于元至正末年从泉州城内文山里避居陈埭,以“大分散小集中”的形式与当地汉族杂居在一起,“隐伏耕读其中”,接受汉族文化,学习汉族习俗,从而得以繁衍生息。

宋代迁入福安的有陈、郭、李、吴、连、卓等十三姓。如,陈檄于唐末宦闽留居,后代陈孺(授封为“威惠侯”)得道术,于宋乾德间(963~968年)从寿宁杨鹳村迁邑城上杭。又如,武德年间大夫招讨使吴文质,于元和三年(808)携眷自浙之山阴和乐村迁到长溪长汀仕坂,十一传至令史吴惟凱于宋皇庆二年(1313)始迁邑城重金山[1]下。再如,连克亮于宋嘉定年间(1208~1224年),由上党迁长溪可泊,再迁韩阳,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后裔连天养与山重,遂卜居于秦溪。再如,卓钧旧于宋时自福州城东依仁坊迁居韩阳化蛟。
明代迁入福安的有余、陆、池三姓。如,余万五公于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自福州城内渡雞口肇迁邑城南街,因倭寇乱,子孙散居各乡,当时留居在城关的仅十分之一。又如,陆姓入闽始祖为唐代诗人陆龟蒙的儿子陆融,陆融宦游到建津(即剑津,今南平)遂家于闽。后裔登进士出任古田令,避黄巢之乱遂卜居古田的双溪,十八传至陆信,于明永乐元年(1403)由屏南迁居福安岳秀村。陆信生有二子,长子陆仁一,次子陆仁二,肇居福安梧桐村。
鉴于方志多为地方几个大族的族史,收编不周,漏误繁多,此版旧志上世纪八十年代又有点注重刊,因此无需赘述,于此不再开列有记载的本邑其他姓氏。
[1]重金山,今简称“金山”。《福宁府志·山川》记载:“重金山,在学宫后。宋制:学士以上赐金带者不佩鱼,惟两府兼赐佩,谓之‘重金’。时,郑寀官枢密,赐重金,服此登临,因以名山。”
 楼主| 发表于 2016-8-11 00:02:06 | 显示全部楼层
(五)
唐总章二年(669),因闽南“蛮獠啸乱”,河南光州固始人陈政、陈元光父子奉唐廷命,分别入闽平乱,陈元光于唐垂拱二年(686)建置漳州。例如,台湾《马巷郑氏族谱序》说:“唐垂拱间(685~688年),陈将军趋闽,大臣郑时中随之,郑氏遂星布闽、粤。”
随同陈政、陈元光父子开基漳州的河南光、申、蔡三州七千多将校府兵中就有中原姓氏58姓,两批共64姓,连同随军入闽开漳军眷姓氏共有87姓,形成众多的漳州乃至全闽姓氏开基祖。
两批入闽的六十四姓有:陈、许、卢、戴、李、欧、马、张、沈、黄、林、郑、魏、朱、刘、徐、廖、汤、涂、吴、周、柳、、苏、欧阳、司马、杨、詹、曾、萧、胡、赵、蔡、叶、颜、柯、潘、钱、余、姚、韩、王、方、孙、何、庄、唐、邹、邱、冯、江、石、郭、曹、高、钟、汪、洪、章、宋、丁、罗、施、蒋。
随同入闽的军眷姓氏有四十姓,其中不重复的姓氏有二十三姓:卜、尤、尹、韦、甘、宁、弘、名、阴、麦、邵、金、种、耿、谢、翁、伍、瞿、薛、上官、司空、令狐、吐万。
此后,都在福建安家落户,繁衍发展,使其后裔遍布福建、广东的许多地方。

明代迁入福安的有余、陆、池三姓。如,余万五公于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自福州城内渡雞口肇迁邑城南街,因倭寇乱,子孙散居各乡,当时留居在城关的仅十分之一。又如,陆姓入闽始祖为唐代诗人陆龟蒙的儿子陆融,陆融宦游到建津(即剑津,今南平)遂家于闽。后裔登进士出任古田令,避黄巢之乱遂卜居古田的双溪,十八传至陆信,于明永乐元年(1403)由屏南迁居福安岳秀村。陆信生有二子,长子陆仁一,次子陆仁二,肇居福安梧桐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12 | 《 陆氏家园 》  版权所有 | GMT+8, 2024-3-29 07:3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