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训系总宗谱》即将面世
查看: 4621|回复: 0

网上找到关于——巢湖陆氏 线索的摘抄!有点小激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15 21:52: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校友陆君从北京赶回桑梓之地柘皋修家谱。一日,携着上几代老谱序跋来访。他对老谱已经作了些注释,委托我们进一步疏通订正,辨析难认字。由此,我们得以大体了解居巢陆氏的源流。  据刘原道《陆氏族谱序》:“居巢陆氏,明永乐时,其始祖名华一者,自姑苏移家来。陆氏在苏为汉郁林太守绩裔,世称望族。”因知居巢陆氏祖籍为江苏省苏州市。早在一千八百多年前就已是江南名门望族。可考之远祖应为汉末庐江郡太守陆康。陆康就是刘原道所说的“汉郁林太守(陆)绩”之父。这在《三国志•吴书•陆绩》传中有明确的记载:“陆绩字公犯,吴君吴人也。父康,汉末为庐江太守。”陆康任庐江太守时间在东汉献帝初年、兴平年间(公元190-195年),因得罪袁术,被袁术赶走。其子陆绩是三国时期的名人,所以《三国志》为之立传。他六岁即知“怀桔遗母”,和黄香温床、孔融让梨一样成为千古孝悌美谈。成年后,其“容貌雄壮”,博学多识,曾任孙吴郁林郡(今广西桂平境)太守。但他性好学术,“星历算数,无不该览”,“虽有军事,著述不废,作《浑天图》、注《易》释《玄》,皆传于世。”可惜英年早逝,只活了三十二岁,身后遗有二子一女。  我国历史上一代名将陆逊,就是陆绩的侄子。陆绩辈分虽长,但年龄却比陆逊小几岁。陆逊年幼时父母双亡,由叔祖陆康带在庐江抚养,和陆绩同在庐江生活,所以两人实际情同手足。后来陆康被袁术攻逼,庐江动乱。陆康不能擅离职守,就令陆逊领着少年陆绩回到原籍苏州。陆绩后来死于郁林太守任上,子女都在幼年。陆逊因官务缠身,便派弟弟陆瑁赶到郁林,接回了堂弟、妹,照料成人。后来陆绩长子陆宏官至会稽南部都尉,次子陆睿至长水校尉,女儿郁生也“抗声明节”,有“义姑”之号。  陆逊祖父名陆纡,父亲陆俊,官至九江郡(今安徽凤阳南)教尉。陆逊是孙策之婿,他资兼文武,智勇足备,与吕蒙等计擒蜀大将关羽,又大败蜀主刘备于夷陵(今湖北宜昌),成为继周瑜之后的东吴名帅、柱石之臣,官至吴相,享年六十三。虽位高权重,但两袖清风,“家无余财”。生育二子,长子陆延早夭,次子陆抗袭承父爵。抗颇有父风,也是东吴名将。一生公忠体国,临终还忧虑国事,上书建言。生有五子:晏、景、玄、机、云。陆晏、陆景在抗击西晋灭吴之战中殉难。陆机、陆云为历史上著名诗人、文学家,“父亲为世所重”。吴亡以名士入晋,分别官至平原相和清河内史,可惜在“八王之乱”中双双罹难。  据居巢陆氏谱:“始祖华一公来居巢,卜乐河滨”,为陆康嫡传子孙。于明朝永乐年间(1403-1424年)由苏州迁至巢湖市,经商致富。第二代迁至柘皋,三世陆凤山曾任福建武平县令,生有六子,又在巢湖市广置家业。陆家世代以耕读为本,多出进士、举人等,以孝悌俭厚闻于乡里。又根据陆龙腾康熙十二年(1673年)所撰之《族谱自序》:“先府君虑谱系之失传也,于万历己未年(1619年),详慎纂修,数为易稿”。因遭战乱被焚,“幸有草本”。为“睦宗数祖”于康熙年间修成族谱,后历乾隆、嘉庆,直至民国,每隔几十年即隆重续修族谱,已传二十余世,可谓绵绵流长。  有趣的是陆氏虽祖籍苏州,但远祖却在巢湖庐江任父母官,后世子孙又于千年之后迁居巢湖。难道是陆氏先人有灵,相中了巢湖这方风水宝地,特意启示后人来兹安家落户、发展繁衍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12 | 《 陆氏家园 》  版权所有 | GMT+8, 2024-3-29 21:3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