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训系总宗谱》即将面世
查看: 4789|回复: 1

我国民族演进史上的重要人物-----陆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4-8 22:20: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史记楚世家》中记载: 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高阳者,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也。高阳生称,称生卷章,卷章生重黎。重黎为帝尝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喾命日祝融。共工氏作乱,帝尝使重黎诛之而不尽。帝乃以庚寅日诛重黎,而以其弟,吴回为重黎后,复居火正,为祝融。吴回生陆终。陆终生子六人,诉剖而产焉。其长一曰昆吾,二曰参胡,三曰彭祖,四曰会人,五曰曹姓,六曰季连,芈姓、楚其后也。

《史记卷四十·楚世家·第十》:吴回生陆终。陆终生子六人,坼剖而产焉。(《索隐》引《系本》:“陆终娶鬼方氏妹,曰女嬇。”)其长一曰昆吾;二曰参胡;三曰彭祖;四曰会人;五曰曹姓;六曰季连,啱(芈)姓,楚其后也。

陆终六个儿子,是我国民族演进史上的重要人物,他们的后代,曾经繁衍成了许多重要的姓氏,包括黄、苏、顾、温、董、彭、曹、娄……等等。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称:“平原般县陆乡,即陆终故地”,以后许多方志及家谱亦均沿袭此说。般县,今山东平原境内,说明陆终之裔又再迁于此,故名陆乡。战国时,齐宣王封少子通于此,故后裔改姓为陆。因此,将《史记卷四十·楚世家·第十》和注解及有关资料整理如下:



大儿子昆吾,名樊,赐己姓,封于昆吾国,夏之时尝为侯伯,桀之时汤灭之。集解虞翻曰:“昆吾名樊,为己姓,封昆吾。”系本云:“其一曰樊,是为昆吾。”又曰:“昆吾者,韂是。”宋忠曰:“昆吾,国名,己姓所出。”左传曰:“韂侯梦见披发登昆吾之观。”按:今濮阳城中有昆吾台。正义括地志云:“濮阳县,古昆吾国也。昆吾故城在县西三十里,台在县西百步,即昆吾墟也。”。《竹书纪年》写道:“帝芬(夏)三十三年(约前1833-前1840),封昆吾氏子(后代)于有苏。

《苏洵族谱》云:“苏氏之先,出于高阳。高阳之子为称,称之子曰老童。老童之子生重黎及吴回。吴回生陆终。陆终生子六人,长曰樊,为昆吾。昆吾始姓己姓,其后为苏、顾、温、董。”



二儿子参胡,名惠连,赐妘姓,封于参胡国,韩是。集解世本曰:“参胡者,韩是也。”索隐系本云:“二曰惠连,是为参胡。参胡者,韩是。”宋忠曰:“参胡,国名,斟姓,无后。”



三儿子彭祖,名籛、翦、铿,封于大彭,得彭姓。彭祖氏,殷之时尝为侯伯,殷之末世灭彭祖氏。集解虞翻曰:“名翦,为彭姓,封于大彭。”世本曰:“彭祖者,彭城是也。”索隐系本云:“三曰籛铿,是为彭祖。彭祖者,彭城是。”虞翻云:“名翦,为彭姓,封于大彭。”正义括地志云:“彭城,古彭祖国也。外传云殷末灭彭祖国也。虞翻云名翦。神仙传云彭祖讳铿,帝颛顼之玄孙,至殷末年已七百六十七岁而不衰老,遂往流沙之西,非寿终也。”

钱氏渊源世系主干表:1黄帝—2昌意—3乾荒(干荒.韩流)—4顓頊(高阳)—5称(偁.伯偁)—6老童(卷章)—7吴回(重黎之弟,官至祝融)—8陆终(前面8世与笔者论证相同)—9篯铿(彭祖、彭伯铿)。



四儿子会人,名求言,封于郐,以妘为姓,郑是。集解世本曰:“会人者,郑是也。”索隐系本云:“四曰求言,是为郐人。郐人者,郑是。”宋忠曰:“求言,名也。妘姓所出,郐国也。”正义括地志云:“故郐城在郑州新郑县东北二十二里。毛诗谱云‘昔高辛之土,祝融之墟,历唐至周,重黎之后妘姓处其地,是为郐国,为郑武公所灭也’。“《国语》曰,陆终第四子来言为ㄆ姓,别封邬,望出南昌,抚州、崇仁。”据史料所载,郐国,又写作桧国,原为西周初年的封国,到春秋时为郑武公所灭,将其地并入郑国。古郐国都城遗址至今尚存,“帝喾命曰祝融都于郐国,今河南郑州府新郑县祝融墟,即郐国都也。”一说在今河南密县东35公里的曲梁乡大樊庄东北,秦水东岸的故城角寨子村。

陆终第四子会人(又名求言)的后裔承勋,周武王时袭封柴晋公,世居平阳(今山西临汾)。据史载,会人及其后裔有封地十邑。一曰晋(山西临汾),商代封,赐柴姓。二曰郐(今河南新郑、密县一带),为西周初武王所封,郐姓。三曰邬(今河南偃师县),周朝春秋时封,邬姓。四曰鄢,会人后,西周封鄢,鄢姓.五曰云,会人的另一封地,云姓。六曰雍(今河南沁阳县东),为夏时所封(云姓子孙),商末国灭,雍姓。七曰罗,西周时封会人(云姓)后裔于湖北宜城,称罗国,后被楚灭,罗姓。八曰潞,春秋时封会人后于潞(今山东潞城县东北),路姓。九曰韦(今河南滑县南)。会人之后的第十封邑,可能是程姓。



五儿子曹姓,名(晏)安,封在曹国,邾是。集解世本曰:“曹姓者,邾是也。”索隐系本云:“五曰安,是为曹姓。曹姓,邾是。”宋忠曰:“安,名也。曹姓者,诸曹所出。”正义括地志云:“故邾国在黄州黄冈县东南百二十一里,史记云邾子,曹姓也。”

陆终第五子名安,治水有功赐姓曹,其后人在周武王时受封于邾,建立了邾国,其地望在今山东邹县一带。后邾国为楚国所灭,子孙散居各地,有的复祖姓为曹氏,有的去邑字旁为朱姓。



六儿子季连,得啱(芉、莘)姓。楚其后也。季连生附沮,附沮生穴熊。其后中微,或在中国,或在蛮夷,弗能纪其世。索隐系本云:“六曰季连,是为啱姓。季连者,楚是。”宋忠曰:“季连,名也。啱姓所出,楚之先。”啱音弥是反。啱,羊声也。
 楼主| 发表于 2017-4-8 22:24:06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朝著名学者王俭《姓谱》中说:“黄,陆终之后,受封于黄,为楚所灭,其后以国为氏。”(按:上文见《资治通鉴》卷四周赫王四十二年“楚使者黄歇”元朝胡三省注所引《姓谱》。) 沿袭此说,或作为黄姓起源之一的,在后人著作中多见引用,如:
  唐朝学者林宝《元和姓纂》(“黄,陆终之后,受封于黄,为楚所灭,以国为氏。”)、北宋初成书的《百家姓》(“黄,江夏郡,颛顼曾孙陆终之后封于黄,子孙以国为氏。”)、北宋《广韵》“黄”字条(“黄,出自陆终之后,受封于黄,后为楚所灭,因以为氏。)南宋学者郑樵《通志•氏族略》(“黄,嬴姓,陆终之后,受封于黄。今光州定城西十二里有黄国故城在,楚与国也。僖十二年为楚所灭,子孙以国为氏。亦嬴姓十四氏之一也。楚有春申君黄歇。”)、明朝著名学者凌迪知《万姓统谱》(“黄,江夏(郡),商音,颛顼曾孙陆终之后,封黄因氏。”)等,均是如此。
  南宋理学大师朱熹《莆田黄氏祠堂记》(“粤自黄氏之先得姓于有熊氏陆终,后封诸江夏之间,子孙以国为氏。”)、明朝学者宋濂《西瓯黄氏家牒记》(“黄,陆终之后,受封于黄,若《春秋》所书黄人是也。其后为楚所灭,散居江、淮间,以国为氏。”)等黄氏族谱,亦是如此,认为陆终为黄姓始祖。
  那么陆终为何人,我们来看看史料是怎样记载陆终的身世。
  关于陆终的身世,史书虽有记载,但内容一般较简,且大同小异。
  《世本•帝系》云:“黄帝娶于西陵氏之子,谓之累祖,产青阳及昌意,昌意生颛顼,颟(同前字)顼生鲧。黄帝生玄嚣,玄嚣生侨极,侨极生帝喾,帝喾生尧。黄帝为其子昌意取蜀山氏。昌意之子干荒,亦娶蜀山氏。颛顼母独山氏之子。青阳即少吴,黄帝之子,代黄帝而有天下,号曰金天氏。少昊,黄帝之子,名契,字青阳,黄帝殁,契立,王以金德,号曰金山氏,同度量,调律吕,封泰山,作九泉之乐,以鸟纪官。昌意生高阳,是为帝颛顼。颛顼母,蜀山氏之子,名昌濮。颛顼娶于胜濆氏之子,谓女禄,是生老童。颛顼生僻,儒生卷章,卷章生黎。老童娶于根水氏,谓之骄福,产重及黎。老童生重黎及吴回,生陆终。陆终娶于鬼方氏之妹,谓之女嬇,是生六子,孕三年而不育。剖其左胁,获三人焉;剖其右胁,获三人焉。其一曰樊,是为昆吾;其二曰惠连,是为参胡;其三曰篯铿,是为彭祖;其四曰求言,是为郐人;其五曰晏安,是为曹姓;其六曰季连,是为芈姓。”
  据此,陆终次子世系表又可列为:
  黄帝1→昌意2→颛顼(高阳)3→老童4→吴回5→陆终6→惠连(参胡)7
  黄帝━┯━少昊(青阳)
  ┣━昌意━┯━颛顼(高阳)━┯━━鲧
  ┃ ┗━ 乾荒 ┣━━老童━━┳━重
  ┃ ┃ ┏━━━┛
  ┃ ┃ ┣━黎
  ┃ ┃ ┗━吴回━┓
  ┃ ┃ ┏━━━━┛
  ┃ ┃ ┗━陆终━┯━樊(昆吾)
  ┃ ┃ ┣━惠连(参胡)
  ┃ ┃ ┣━篯铿(彭祖)
  ┃ ┃ ┣━求言(郐人)
  ┃ ┃ ┣━晏安(曹姓)
  ┃ ┃ ┗━季连(芈姓)
  ┃ ┗—— ——卷章——黎
  ┗━━玄嚣━━蟜极━━帝喾━━━尧
  《大戴礼记•帝系》载:“黄帝居轩辕之丘,娶于西陵氏之子,谓之嫘祖氏,产青阳及昌意。青阳降居低水,昌意降居若水。昌意娶于蜀山氏之子,谓之昌濮氏,产颛顼。颛顼娶于滕氏,滕氏奔之子,谓之女禄氏,产老童。老童娶于竭水氏,竭水氏之子,谓之高氏,产重黎及吴回。“吴回氏产陆终。陆终氏娶于鬼方氏,鬼方氏之妹,谓之女馈氏,产大子,孕而不粥,三年,启其左胁,六人出焉。其一日樊,是为昆吾;其二日惠连,是为参胡;其三日,是为彭祖;其四日莱言,是为云刽人;其五日安,是为曹姓;其六日季连,是为半姓。“昆吾者,卫氏也;参胡者,韩氏也;彭祖者,彭氏也;云刽人者,郑氏也;曹姓者,部氏也;季连者,楚氏也。……昆吾者,卫氏也;参胡者,韩氏也;彭祖者,彭氏也;云郐人者,郑氏也;曹姓者,邾氏也;季连者,楚氏也。”
  根据以上记载,可以制出如下世系表:
  黄帝1→昌意2→颛顼3→老童4→吴回5→陆终6→惠连(参胡)7
  少典━━黄帝┯━━玄嚣━━蟜极━━帝喾━━尧
  ┣青阳
  ┗昌意━━颛顼┯━穷蝉━━敬康━━┓
  ┃ ┏━━━━┛
  ┃ ┗━句芒━━蟜牛━┓
  ┃ ┏━━━━━━┛
  ┃ ┗━瞽叟┯━舜(重华)
  ┃ ┗━象
  ┣━鲧━━禹(文命)
  ┗━老童━┯━重黎
  ┗━吴回 ━┓
  ┏━━━━┛
  ┗━陆终━┯━樊(昆吾)
  ┣━惠连(参胡)
  ┣━篯(彭祖)
  ┣━莱言(云郐人)
  ┣━安(曹姓)
  ┗━季连(芈姓)
  《史记•楚世家》中记载:“楚之先祖出自帝敞颛高阳。高阳者,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也。高阳生称,称生卷章,卷章生重黎。重黎为帝尝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喾命日祝融。共工氏作乱,帝尝使重黎诛之而不尽。帝乃以庚寅日诛重黎,而以其弟,吴回为重黎后,复居火正,为祝融。吴回生陆终。陆终生子六人,诉剖而产焉。其长一日昆吾,二日参胡,三日彭祖,四日会人,五日曹姓,六日季连,芈姓、楚其后也。”
  因此,陆终次子的世系为:
  黄帝1→昌意2→颛顼(高阳) 3→称4→卷章(老童)5→吴回6→陆终7→参胡8
  陆终世系表可以列为:
  黄帝━━昌意━━颛顼━━称━━卷章┓
  ┏━━━━━━━━┛
  ┣━重黎
  ┗━吴回━━陆终━┯━昆吾
  ┣━参胡
  ┣━彭祖
  ┣━会人
  ┣━曹姓
  ┗━季连
  将这三则记载比较,多是大同小异,可见出自同一史源,即《世本•帝系》,只不过司马迁剔除了其中的“神性”部分。综上可以看出:陆终是黄帝的后裔。陆终生六子,第二子为参胡,集解世本曰:“参胡者,韩是也。”索隐系本云:“二曰惠连,是为参胡。参胡者,韩是。”东汉宋衷注《世本》则说“参胡,国名,斟姓,无后。”
  陆终的身世和六子的情况,《东周列国志》中详细记述:“出自颛顼帝孙重黎,为高辛氏火正之官,能光融天下,命曰祝融。重黎死,其弟吴回嗣为祝融。生子陆终,娶鬼方国君之女,得孕怀十一年。开左胁,生下三子;又开右胁,复生下三子。长曰樊,己姓,封于卫墟,为夏伯,汤伐桀灭之。次曰参胡,董姓,封于韩墟,周时为胡国,后灭于楚。三曰彭祖,彭姓,封于韩墟,为商伯,商未始亡。四曰会人,妘姓,封于郑墟,五曰安,曹姓,封于邾墟。六曰季连,芈姓,乃季连之苗裔。”这里陆终的次子也为参胡,但是董姓。
  关于黄姓应祖血缘陆终之说不知出自何经典?有何依据?《世本》、《大戴礼记》、《史记》这三本书,成书时间较早,应该比《姓谱》、《元和姓纂》、《百家姓》、《广韵》、《通志•氏族略》、《万姓统谱》等可信、可靠。
  所谓参胡即惠连,惠连生南陆,封国于黄,为黄姓始祖,于史无据。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有:
  (1)、前人有误后人照抄、而未予详考推究、沿袭而误、这一类较为普遍。黄氏始祖,前人误以为陆终之后,这是因黄国为楚所并后与楚人杂居错住,逐误认楚人之祖为祖,后人不知又不加考据以致有祖陆终之误也。
  (2)、错抄而误:普通一般修谱都以抄录他谱为常、稍一不慎即有抄错之误、因此所误者亦属不鲜。参胡姓“董”,“董”、“黄”两字近似,可能为后人错抄或附会。编撰远古世系,没有根据正史,必生漏洞,现在我们要研究的就不应该照搬《族谱》,各谱所记不同,问题就越来越复杂而混乱。
  黄族源于东夷、黄夷,而陆终祖于黄帝,属华夏族,两者相矛盾。
  因此从上文可以看出,黄姓始祖为陆终说于史无据,是不可取的。
  (二)、黄姓始祖为台骀说。
  持此说者,主要是《左传•昭公元年》记载郑国的子产的话:
  “昔者金天氏有裔子曰昧,这玄冥师,生允格、台骀。台骀能世其官,宣汾洮,障大泽,以处太原。帝用嘉之,封诸汾川,沈、姒、蓐、黄,实守其祀,今晋主汾而灭之矣。由是观之,则台骀,汾神也。”(按:金天氏,就是少昊。) 这是有史书记载的黄姓祖先建立的最早政权。这支最古老的嬴姓黄氏,应该主要分布在今天的山东太原一带。春秋时期,黄姓宗族中的许多成员在晋国任职做官。据民国二十三年《粤西武缘起凤黄氏家乖.姓源》记载,春秋时期晋国的著名大臣和贵族黄渊,就是此支嬴姓黄氏的后裔。
  黄渊是现在可见载于史书上最早的黄姓人物之一。当时晋国贵族范宣子与栾桓子发生政派之争,黄渊属于栾氏一派。后来范宣子得势,于公元前552一举消灭栾桓子一派,黄渊就是在这一次党派之争中被杀去世。
  汾川黄国之后的这一支黄氏,似乎后代不见发展繁荣,黄渊之后,便再也没见有什么人物见载于典籍史书。大概这一支最古老的黄氏后来日见衰落,渐渐地便消失于历史长河之中,或者并到伯益之后的那一大支黄姓中去了。故天下黄姓,都公认祖根在河南潢川。
  (三)其他诸说。
  除上述诸说外,其他还有多种。如古代姓氏书中有主张黄石为黄姓始祖源者,史实已经证明,黄石仅是黄姓诸望族中的一支而已,是支脉,是流,而不是源。这种种说法,在探索黄姓起源上都指出与黄姓有关系的人和事,对后人有所启发和帮助,但作为黄姓始祖说的根据都缺乏说服力。
  三、中国姓氏起源,从母系社会到父系社会,从原始社会到有阶级的社会,其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岁月。从最初的女人称姓,男人称氏,到姓氏合二为一,子女随父姓,形成一个个以男系为中心的姓氏家庭、宗族。男子姓氏在其发展过程中,直到春秋战国时期,其可变性还是相当灵活的,姓氏学家所总结的9种定姓法,或32类姓氏分法,都深刻说明了这个问题。从中国古代的历史来看,姓氏的发展演变,总是与婚姻制度的变化、民族融合的历史大势结合在一起。因此,我们通过对黄姓起源问题的研讨,不仅在于追溯某姓的历史,而更重要的是要了解中国姓氏文化发展的特点,有利于我国各族人民的团结,有利于姓氏制度和婚姻制度的改革,同时也有利于世界华人文化的发展,有利于中华民族的振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12 | 《 陆氏家园 》  版权所有 | GMT+8, 2024-3-29 01:2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