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陆氏家园 返回首页

陆永先的个人空间 http://lus.hk/?11840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转:陆乡寻踪-陆氏寻根

已有 1123 次阅读2015-3-29 16:57

  
        《新唐书·表第十三下》:“陆氏出自妫姓,田完裔孙齐宣王少子通,字季达,封于平原般县陆乡,即陆终故地,因以氏焉。”这就是说,陆姓是以祖先封地般县陆乡而得姓的。可是般县陆乡究是何地呢?
        历史上不同时期般县城置在哪里?《汉书》和《后汉书》均记载,平原郡辖有般县。《隋书》、《旧唐书》和《新唐书》的地理志也都记载,德州(平原郡)领有般县。其中《隋书·志第二十五》载平原郡下辖般县,般县条下注:“后齐省,开皇十六年复。 ”《旧唐书》和《新唐书》地理志均载,德州(平原郡)下辖的般县于贞观十七年省入平昌县。那么般县的设置与复置在今何地?
       一、汉至南北朝时期设置在今乐陵市郑店镇盘城孟村
       查藏励和等编的《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般县条下记载:“汉置,北齐废,隋复置,唐省,故城在今山东德平县东北”。德平县始建于后唐,于1956年废。原德平县西南临陵县(今德州市陵城区),西北接宁津,东南靠临邑,东北接乐陵,撤消德平县后,其地域分别划归乐陵、临邑、陵县,原德平县驻地德平镇现属临邑县。此处说般县故城在“德平县东北”,地址应在今乐陵市境内。查谭其骧的《中国历史地图集》,般县的治所标地在今乐陵市西南部(注:原德平县东北)。藏、谭二位大家的文字记载表述和图标是一致的。般县位置可从北魏时期的《水经注》中得到印证。《水经注·商河》:“商河又北,迳平原县东,又迳安德县故城南,又东北迳平昌县故城南,又东迳般县故城南,又东迳乐陵县故城南······”
      《水经注》中所说各县城,分别是:平原故城在今平原城西南30里的王庙镇张官店东;安德县故城在今陵城区城东南25里的平原县王凤楼镇马腰务村;平昌县故城在今乐陵市城西南70里郑店镇郭巡堂村;般县故城在今乐陵市西南50里的郑店镇盘城孟村(注:盘城孟村东至今尚有长67米,宽38米,高1.2米的土台,考古专家确定为汉般县古城遗址。);乐陵县故城在今乐陵市南25里的花园镇大顾家村。从而说明《水经注》记载的商河途经路线的般县位置与藏·谭两家的记、绘是一致的。也就是说,汉至南北朝的北魏时期般县城在今乐陵市盘城孟村。
       二、隋唐时期复置般县城在今陵城区糜镇街
     《水经注》是北魏人所作,大约成书于北魏末年,《水经注》所能印证的只能是北魏年间的事情。而后来般县“北齐废,隋复置,唐省”,那么隋是在何地复置般县?
     《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载:“平昌县汉置,后汉曰西平昌,以北海有平昌侯国故加西也,后魏始复曰平昌,故城在今山东德平县西南三十里”。
      清·叶圭绶《续山东考古录》载:“开皇十六年复置般县于西平昌故城。“西平昌县故城在(德平城)西南三十里”,(括号内“德平城”是笔者加),德平城西南三十里正是今陵城区糜镇所在地。今人王汝涛等先生点注《续山东考古录》也指明:“般县:隋开皇十六年复置,唐贞观十年(公元636年)县城被水而南移,遗址在今陵城区东北27公里糜镇境内。贞观十七年(公元693年)省入平昌县”。
      这些资料说明,隋唐时期的般县城位置已不是往年北魏时期《水经注》中般县城位置,般县城已由原址今乐陵盘城孟村复置到今陵城区糜镇街。顺便多说几句,般县在唐贞观十七年省入平昌县,平昌县城也是个屡屡变迁的城址,有西汉平昌城,位于原德平县城东南30里左右的今乐陵市城西南70里郑店镇郭巡堂村。东汉曰西平昌城(今陵城区东北60里糜镇街),有隋唐平昌城(今临邑县城北70里的德平镇)。东汉西平昌城即今糜镇。隋唐平昌城即为后来的德平县城,今临邑县德平镇。这在《续山东考古录》中也说得很明确。 1987年2月在临邑翟家乡于家村北出土的隋开皇十二年《大隋逸士苟君之铭》:“苟舜才葬于平昌县(今德平镇)之西南二十五里”,(距今糜镇5里),也证明了隋唐平昌城即今德平镇。综上所述,隋唐的般县城就是今陵城区糜镇街。隋唐的平昌城就是今临邑德平镇。
       般县陆乡又是指何处呢?乡是古代的行政区域单位,所辖范围历代不同,周制万二千五百家为乡(见周礼·地官大司徒);春秋齐制,郊外以五家为轨,六轨为邑,十邑为率,十率(3000家)为乡。由此看来,乡的规模几乎等同于后来的县。而般县在春秋战国没有实行郡县制时是称陆乡的。故今糜镇,在《新唐书》上曰“平原般县陆乡”,是春秋时期称“陆乡”和隋唐时期称“平原般县”的综合称谓。唐朝陆姓人称祖籍是平原般县就是今陵城区糜镇
      田塚和陆塚成了陆乡的地标。
      糜镇在春秋战国称陆乡,在东汉称西平昌,隋唐称般县,历史文化悠久,这里有大禹父子治水留下的鲧堤,有古代的烽火台,有唐朝尉迟敬德监造的兴觉寺古塔,然而最能说明糜镇是陆乡即陆氏祖籍地的是两座古墓。
      古墓之一是田塚,位于糜镇西8里处的田塚村北。墓占地半亩,现存封土高约四米,古墓所在地的村名叫田塚村,现有村民以田姓、高姓为主。这座古墓名田塚,是因村得名还是村以塚得名?带着这个问题笔者访问了当地居民,并查阅了田氏清同治二年的族谱,知道该村田氏居民是明初永乐年间由寿光迁来德平居住,当年的始迁祖名田芳,居住地是糜镇大田村(人称田家老庄),田芳的坟墓也葬在大田村,人称田家老坟。田芳后裔现分在德平县怀仁田家、田家寨、翟田、基山、大田、田庵、田家店、姜家、范桥、孙屯、林家寨、六股路、田塚、王佃一等十数村,号称十三家,可见德平田氏族人同根同祖。田塚村的古墓田塚并非现代德平田氏族人的祖墓。据田塚村人介绍,田塚田氏到来之前,尚有包姓、孙氏等人居住,只是这些人后来或迁徙或绝户,故村内现只有高、田几姓人家。由此可知,田塚村名并非来自今天田姓人家,该古塚应当是在明代迁民以前就存在,村名是因有了传世的号称田塚的古塚而得名的。道光年间的《德平县前志》收录了明朝万历年间德平县令郑材的“祭古塚文”,所祭古塚就是糜镇一带的古塚(或许就是田塚,或者当时古塚还有多座),这也说明田塚古塚年代久远。
      古塚既冠以田字,这就让人联想到齐宣王封少子通于陆乡的历史。齐宣王是田氏,其先人夺了姜氏的齐国,这就是历史上的田氏代齐的故事。田氏之所以能取代姜氏,靠了两手,一是以德服人。把粮食供给百姓时用大斗,回收粮食时用小斗,普施恩惠收买人心。二是宗族强盛。史载田氏自第七代传人田成子始,广选齐国女子身长七尺以上的充做后宫,田成子有男七十余人,第八代传人田襄子就把其兄弟、宗人尽封为齐都邑的大夫。《新唐书》记载,齐宣王封少子田通封陆乡,仍是继承了田氏的既定国策。田通既然封在陆乡,其后人当然葬陆乡,这就是田塚等众多古墓的来源。
      更值得令人寻味的是在田塚古墓东南八里的李家楼村西还有一座古塚,人称陆塚(或称陆家台子),塚占地也有半亩,高比田塚略低,约两米左右,李家楼村及其附近村庄以李姓村民为主,但没有一户陆姓村民,此塚何以冠名陆字?齐宣王少子田通,受封于平原陆乡,其后裔以当地陆乡地名的“陆”字为姓,这就是陆终的故地,史称陆氏正宗。周朝类似以封地为姓的后裔是较普遍的现象。例如:灭商建周有功的姜子牙(姜太公)封在齐国(今淄博市的临淄),其后一支封于卢(今长清东南)地,这支后裔就以卢为姓,史称卢氏正宗。当代韩国的前总统卢泰愚,上世纪末寻根认祖,在临淄姜子牙墓碑和长清卢氏始祖墓前烧香祭祀。
      历史的原因,土著的陆姓人早已离开了这片故土,但是陆塚却依然守望在这里。这种迁移情况,历史上屡见不鲜,例如:汉东方朔的故里在今陵城区神头镇。至东方朔的第二十八代孙东方合仍葬于此地(出土墓志铭为证)。之后,其后裔不详的原因和年代离开了故地,至今陵城区神头再没有“东方”复姓人氏。
      田塚、陆塚南北相距八华里,遥遥相望,虽然跨越了二千多年的时空,古塚透过厚厚的封土仍然不时散发出一些历史的气息。田塚、陆塚两座古墓也成为人们寻找陆乡的地标文物。  □赵春万 曹文堂 
     
        转自:德州新闻网(数字报纸)陵城区报,2015年3月26日4版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Archiver|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12 | 《 陆氏家园 》  版权所有 | GMT+8, 2024-4-19 09:4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