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陆氏家园 返回首页

慎终追远 http://lus.hk/?1321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陆氏源流

热度 1已有 2743 次阅读2013-8-18 11:00 |个人分类:祖源文化| 成吉思汗, 云南红河, 内蒙古, 河南省, 朝鲜族

一、陆氏的来源及迁徙世系

    《吕氏春秋•特君鉴》说:“昔日古尚无君矣,其民聚生处,知母不知其父,无亲戚兄弟夫妻男女之别,无上下长幼之道,无进退揖让之礼。”据史料介绍,姓产生于有文字记载以前的母系氏族社会,女性当部落首领,以居地地名为姓,其子孙随母祖称姓。氏产生于父系社会,部落里涌现了英雄男子当首领称氏,其子孙随男祖称氏。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姓氏合为一家,男的称姓,女的随男的称氏。到了中华民国男女各自称姓。

    《中国姓氏•〈陆姓〉》记载:陆氏起源14支:一支公元前2300年黄帝7世孙陆终;二支公元前525年炎帝后裔三苗西戎陆浑国陆氏;三支公元前335年黄帝88世孙齐宣王少子陆通;四支公元484年黄帝孙悃裔鲜卑族步陆孤氏陆氏;五支黄帝裔夏后氏匈奴陆氏;六支元成吉思汗孙阿里不哥陆氏;七支清满州锦州八旗陆氏;八支广西壮族陆氏;九支广西南丹县大瑶族陆氏;十支贵州黔西南布依族陆氏;十一支东北三省朝鲜族陆氏;十二支松花江乌苏里江沿岸赫哲族陆氏;十三支内蒙古蒙古族陆氏;十四支云南红河澜沧江流域哈尼族陆氏。

    溯吾陆氏系出黄帝88世孙陆通支系。黄帝系出有熊氏部落(今河南省新定县)首领少典,少典娶有姺氏女曰安登生炎帝,神农氏于厉山(今湖北随州市)故曰厉山氏,长于姜水(今陕西岐山县)姓曰姜氏。少典娶附宝为妻怀孕24个月生黄帝于寿丘(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北公孙之地),初姓公孙,其部落游牧于姬水(今陕西渭河流域),长于姬水为姬姓名姬云,出自有熊氏部落故曰有熊氏,居于轩辕之丘(今河南新郑县西北)因曰轩辕氏,以黄色土地作为部落祥瑞故名轩辕皇帝。黄帝娶西陵之女嫘祖为正妃生三子:长曰玄器降居江水为青阳;次曰昌意降于若水(今四川雅砻江);三曰龙苗;皇帝二妃方罗氏曰白节生体及清,皇帝三妃彤鱼氏生挥和夷彭;黄帝四妃嫫母生苍林和万阳;皇皇帝其它妾生16子共25子,得姓者14子曰祈、己、胜、箴、任、荀、僖、姑、儇、依、二姬、二酉。昌意娶蜀山氏曰昌仆,生高阳,是为帝颛顼,帝颛顼高阳氏生子虞幕,鲧,称,苍舒,聩凯、寿战、大临、龙降、庭坚、仲容、叔达等;虞幕生穷蝉;穷蝉生敬康;敬康生句望;句望生桥牛;桥牛生鼓叟;鼓叟娶握登为妻生子舜于姚圩(今山东省荷泽市东北),以地为姓曰姚氏,舜双重瞳孔名曰姚重华,谥号舜,曾居于虞城又称虞舜;舜娶尧帝二女娥皇、女英为妻居于妫水(今山西省水济县境内源出厉山,西流蒲州入黄河),以居地为姓为妫氏;娥皇无子,女英生子商均能承父业;三妃登比生两女八子不肖。舜帝南巡苍梧(今湖南宁远县)病逝,整治水土的司空大禹于公元前2208年在阳城(今河南登封县)称帝号夏朝,大禹封商均于虞国(今河南虞城县北)以封国为姓曰虞氏。商均传承世系是虞思、虞夏、虞遂、箕伯、真柄、伯虚、世夷伯、仲华、强馀、颉、思、太玄、友、叔容、龙、隐冀、寿胖、端明、叔仪、勾较、康仲、灵冠、祖妫、景旭定,禹纳、发(谥思公),妫方,振、德懿、维、感亨、余念、寿固、平仲、傲、元捷、偃、姑益、公允、蔺、顼叔、野、无、胜、叔正、献子、亚寿、原寿、梦延、虞遏父被封周陶正生子满封食邑于胡城,以封城为姓曰胡公满。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纣后追封前代圣王之后,把皇帝之后封于蓟,把帝尧之后封于祝,把舜帝之后胡公满封于陈(今河南淮阳),称为三恪,表示他们是周朝客人,不是臣子,格外尊敬他们。胡公满裔孙以封地为氏称胡氏、陈氏。胡公满传承世系是皋羊(申公)、梓(相公)、突(孝公)、围戎(慎公)、宁(幽公)、孝(厘公)、灵(武公)、燮(平公)、圉(文公)、鲍(恒公)、跃(厉公)。公元前672年传至陈宣公时陈国发生内乱,陈厉公的儿子陈完因太子御冠被杀怕遭株连逃到齐国,齐恒公封陈完为工正官食邑于田城,陈完以封地为姓改姓田完,又名田敬仲。田完传承世系是田梓(孟夷)、田昏(孟庄)、田滇(无学)、田文子、田无宇(恒子),田厘(子乞),成子常,襄子盘,庄公伯,太公田和任齐国丞相,公元前391年太公田和把齐康公放逐到海上自立为齐王,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田氏代齐”。太公和传承世系是恒公(田午),威王(田英),宣王(田辟疆),宣王田辟疆娶无盐氏女为王后梦太白星乘虹气入口于公元前335年(有说340年,有说349年)在山东淄博市生少子名通,封食邑于山东平原般县(今山东乐陵县西南)河南郡陆乡(古陆终受封地),字季达生子发。《汉魏丛书》载:“齐泯王立,远君子近小人,伐楚而质其太子,伐韩、代燕有一天下之志,通苦谏而不听,退而叹之曰:“合从以摈秦尚不足恃,而欲以区区一齐,不量力而兼天下难以哉!死亡无日矣!”负釜甄载经史率妻子避于封地改姓陆通。楚顷襄王立闻其贤遣使赠金帛聘为丞相,通笑而却之,入峨嵋山采药不返。公元前206年齐国被秦国所灭,其田氏子孙纷纷改姓;田占改姓孙占,其子孙武;田义改姓王义,其子王莽;田桓改姓王桓;田修建改姓王修建;田轸改姓陈轸,到楚国为丞相封颖川侯。

     陆通裔孙居山东的有三枝,其中2世陆发字弘道,任齐上大夫配赵国丞相蔺相如女婺为妻生二子皋和万,封食邑于莱芜(今山东莱芜县)。迁居江苏的先祖有39枝,其中3世陆皋字希圣,任齐上卿配秦国丞相李斯之妹为妻生子邕、邕生贾,封食邑于楚彭城(今江苏徐州市)。4世陆烈字伯元万之子,汉初任吴县令迁豫章都尉卒,吴人思其德,迎葬于吴郡胥屏亭(今苏州市阳山)。迁居上海的先祖有7枝,其中21世陆逊三国任吴大将军、丞相,爵华亭侯(今上海松江县)裔孙号“华亭枝”。迁居河南的先祖有23枝,其中15世陆闳东汉任颖川郡太守(今河南禹县)裔孙号“颖川枝”,其后裔陆敬迁居洛阳后成为洛阳望族。迁居安徽的先祖有6枝,其中19世陆康东汉任庐江郡太守(今安徽庐江县)裔孙号“庐江枝”。迁居山西先祖有4枝,27世陆兴汉任山西晋阳令。迁居陕西的先祖有5枝,其中36世陆威任陕西岐山兵部侍郎。迁居河北的先祖有4枝,其中7世陆建任汉渤海太守(今河北沧县东关)。迁居甘肃的先祖有3枝,其中35世陆大鲲唐任庆州都督(今甘肃省庆县)。迁居福建的先祖有14枝,其中40世陆向任漳州刺史裔孙居武平号“武平枝”。迁居浙江的先祖有25枝,其中23世陆煒任晋镇东大将军行丞相事爵海盐侯(今浙江海盐县)裔孙号“海盐枝”;43世陆祺由嘉兴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县)裔孙号“山阴枝”。迁居江西的先祖有3枝,其中45世陆德迁唐昭相陆希声孙子、唐末五代乱避居江西金溪县裔孙号“金溪枝”、“紫金枝”、“宣教枝”、“通训枝”、“文安枝”。迁居湖南的先祖有7枝,其中18世陆稠东汉任荆州刺使(今湖南常德市)裔孙号“荆州枝”。迁居湖北的先祖有12枝,其中26世陆元之东晋任吴郡从事,去官隐居鱼圻(今湖北嘉鱼县蒲圻镇)裔孙号“鱼圻枝”。迁居四川的先祖有20枝:其中12世陆亲汉任成都县令(今四川成都市)裔孙号“成都枝”。迁居重庆的先祖有19枝,其中67世陆正祥系江西金溪陆九渊17世孙,清康熙48年公元1709年从贵州铜仁万山陆家囤徙迁合川裔孙号“文安枝”。迁居贵州的先祖有15枝,其中唐昭相陆希声的孙子陆德晟,唐末五代乱公元907年随兄陆德迁迁金溪县,其子仁胜、仁永、仁安、仁宗、仁发迁居贵州安顺府永宁州。迁居云南的先祖有4枝,其中53世陆士柯、55世陆凯,宋末从江西金溪县迁云南省玉溪县。迁居广西的先祖有12枝,其中22世陆绩三国任吴郁林郡太守(今广西桂平市)裔孙号“郁林枝”。迁居广东的先祖有17枝,其中50世陆东升任南汉兵部侍郎镇守端州(今广东肇庆)裔孙号“陆东升枝”,47世陆训任后汉端州(今广东肇庆)裔孙号“陆训枝”。迁居海南的先祖有2枝,其中53世陆思圣宋绍兴15年公元1145年任琼州府紫贝县知县(今海南文昌县)。迁居台湾的先祖有9枝,系明末和民国38年入台居住在台北高雄、宜兰等地。迁居新、马、泰、越、美国陆氏有几十枝,其中22世陆胤三国任吴交州刺史、安南校尉(交州在今越南河内东天德江北岸)裔孙号“安南枝”。陆通世系预计达90世,幺房也在70世以上。

二、陆氏谱志

陆氏迁徙全国28个省区市349个县市,5个国家。

陆氏宗枝78枝:其中唐朝列枝49枝,宋朝列支29枝。

陆氏郡望:平原郡、吴郡、颖川郡、河南郡、河内郡。

陆氏堂号:黜霸堂、鹅湖堂、忠烈堂。

陆氏宗祠:开越陆大夫祠、象山祠、大忠祠。

陆氏谱牒:《中国族谱序列选刊》载:国家收藏陆氏族谱96部,其中国家档案局、图书馆、历史所收藏76部;人民大学、河北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师大、南开大学、苏州大学、南京大学、华中师大收藏20部。

陆氏人口:宋朝(公元960年—1279年)约25万人,占全国人口0.33%,排列63位,其中浙江陆氏占全国陆氏21%,占浙江人口1%;明朝(公元1368年—1644年)约52万人,占全国人口0.56%,排列36位,从宋元明三朝600年陆氏人口净增27万,增长108%,比全国人口增长20%5倍多,其中浙江占50%,江苏占34%1992372万人占全国人口0.31%,排列70位;其中江苏、广西、浙江、广东、上海五省区市占60%,江苏占23%,占该省人口1.2%2002450万人占全国人口0.34%,排列60位。

陆氏知县以上官员从战国至民国522人,其中封侯拜相44人。

陆氏圣人7人:孺圣陆九渊、陆九韶、陆九龄、陆贽,诗圣陆游,茶圣陆羽,画圣陆绥。

陆氏名人从战国至今2016人,其中战国至清朝1005人,民国至共和国为1011人。有西汉政论家陆贾,三国吴军事家陆逊,三国吴天文学家陆绩,南朝宋道家陆修静、唐经学家、训古学家陆德明、隋音韵学家陆法言,明戏剧家陆彩,清藏书家陆兴源,唐易学家丞相陆希声,宋教育家、哲学家陆九渊,晋文学家陆机、南朝宋画家陆探徽,唐书法家陆柬之,清医学家陆懋修,民国出版家陆弗逵,共和国语言心理学家陆志韦,青少年研究专家陆士祯,航空专家陆孝彭,物理学家陆学善,数学家陆启铿、陆家羲,体育专家陆元盛、陆善真,世界体育冠军陆莉、陆永、陆春龙、陆文武,孝子三国吴怀桔,孝母陆绩,元割身股肉孝母陆思孝,立庙祭祀陆贾、陆弼、陆起、陆操、陆邦、陆嵩、陆秀夫,华人百名亿万巨富之一陆孝佩、陆关中。

历史上有13位皇帝,数以百计的公卿大臣和文学泰斗赞颂陆氏,其中名人有屈原、司马迁、陶渊明、白居易、韩愈、苏轼、苏辙、岳飞、朱熹、文天祥、赵孟夷、文徽明、欧阳修、张九成等。唐朝李白《赠江阳宰陆调歌》,宋朝枢密院副使史学家欧阳修撰《新唐书(陆氏)宰相世系》,宋刑部侍郎张九成撰《陆氏祖德歌》,宋丞相文天相撰《陆氏世系渊源图叙》,宋理宗剌封江西金溪陆坊陆九渊为《儒圣》,元世祖忽必烈敕封陆九渊为《贤圣》,明世宗敕封陆九渊为《百世大儒》,清康熙敕封陆九渊为《道脉》,清乾隆敕封陆九渊为《贤才孔孟》,清乾隆撰《御制陆忠公论》。

陆氏家训;宋孺圣陆九韶撰《居家正本》、《居家制用》,今政府纳入家庭理财之道宣传。

三、陆氏八修谱介

(一)唐元和7年公元812年,福建观察使陆庶经唐宪宗李纯准奏撰写了陆氏族谱,按官名、封爵名、居地名列出全国陆氏49个宗枝系。

(二)唐天佑二年公元905年,秘书省校书郎陆甚夷撰《大唐陆氏宗谱序》列出陆氏历代相帅名人。

(三)宋淳熙戊申公元1188年,知荆门陆九渊在鹅湖在庐山白鹿洞撰《金溪陆氏族谱序》,从唐宣公贽之后出侍郎者列出20支。

(四)宋绍熙庚戍公元1190年,宝章阁待制陆游在山阴撰《山阴宗谱序》,从唐宣公贽之后出侍郎者列出29枝。

(五)明嘉靖9年公元1530年,金溪《金紫枝》18世陆海、陆涞,《宣教枝》16世陆尧,《通训支》19世陆冈在金溪撰《金溪重修陆氏家谱序》,由江南直棣提学监察御史临川章滚填讳《陆氏世系前表》。

(六)清道光21年辛丑年二月公元1841年,湖南麻阳《文安枝》裔贡生教谕陆必广、贡生教谕陆必丰,贡生陆必久,增生陆必泰撰《麻阳陆氏族谱序》。

(七)清光绪4年戊寅年公元1878年,重庆合州太和长利坝陆氏《文安枝》裔晋都阃府四品府台陆朝纪,族人陆朝锡、陆廷仪,麻阳族人陆朝桢撰《合邑陆氏族谱序》。

(八)公元2008年重庆合川长利坝陆氏《文安枝》裔重庆太和缫丝总厂厂长陆支国编撰《中华陆氏宗谱》,《陆氏八修谱序》列出陆氏枝系辈次,分布区域。

 

四、世系辈次

      我陆氏至山东陆乡起源以来已历2343年,源远流长,历史悠久,迁徙面广,枝系繁多。至唐宋列枝78支后没有一部统一世系辈次的宗谱,族人相见长幼难分。为了方便陆氏族人分清长幼辈次,对陆氏宗枝世系辈次统一编撰录谱供族人参考。统一陆氏世系辈次的依据来源两典:一是宗枝谱系辈次清楚的以清楚的辈次录谱;二是世系辈次不清楚的按始祖陆通至金溪陆德迁传承世系4527年一世测算世系辈次编录入谱。本谱编撰的陆氏世系辈次以《金溪谱》、《新唐书(陆氏)宰相世系表》陆通至金溪陆德迁传承世系45世为准。其中《金溪谱》陆烈为6世更正为4世,增加世系陆晔一世为45世。世系谱本采用明嘉靖9年公元1530年金溪《金紫枝》18世陆海、陆涞,《宣教枝》16世陆尧,《通训枝》19世陆冈所撰的金溪重修陆氏谱序《陆氏世系前表》陆通至陆德迁传承世系45世谱本。陆氏世系辈次部分编撰摘录于后,供族人参考。

     重庆陆通67世孙陆正祥公元1709年迁合川;重庆67世陆善富1686年迁合川;重庆67世陆朝凤1703年迁合川;重庆67世陆附龙、陆嘉龙1697年迁合川;重庆68世陆清典1711年迁合川;重庆64世陆承燕、陆承彦1686年迁大足县;重庆67世陆进忠、陆秀芳1667年迁大足县;重庆67世陆祖文1711年迁荣昌县;重庆67世陆正长、68世陆名扬1709年迁秀山县;重庆62世陆仕忠、陆仕仁、陆仕义、陆仕德1369年迁江津县、綦江县、涪陵县、垫江县;江西45世陆德迁907年迁金溪县;江西50世陆九渊居金溪陆坊乡;江西54世陆文道迁都昌县;湖南53世陆希颜1248年迁麻阳县;湖南50世陆儒富1068年迁新化县;湖南65世陆万舟1605年迁靖州;湖南56世陆里孙1368年迁祁阳县;湖北67世陆永麟、陆永新、陆永祥清初迁咸丰县;湖北67世陆永秀清初迁宣恩县;湖北67世陆老晚清初迁来凤县;湖北63世陆通吴明迁汉阳;湖北67世陆善 清初迁宜昌;湖北68世陆吉戎清初迁利川县;贵州66世陆希贤1644年迁玉屏县;贵州61世陆廷龙明迁铜仁市;贵州67世陆进侣清初迁三穗县;贵州67世陆正平清初迁镇远县,贵州67世陆进章清初迁天柱县;贵州45世陆德晟907年迁安顺永宁县;贵州60世陆开恭明初迁毕节县;贵州54世陆柴菁明迁遵义县;四川64世陆承御、陆承琳、陆承柄、陆承兴、陆承序1698年迁安岳县;四川64世陆承洪1706年迁乐至县;四川66世陆元珍、67世陆善雄清初迁成都县、华阳县;四川64世陆永兴清初迁内江市、宜宾市;四川67世陆嘉龙1697年迁武胜县、岳池县;广西45世陆继绩1052年迁邕州;广西45世陆德晟裔宋迁南丹、荔浦、柳州等县;广西51世陆宗才1052年迁宾阳等县;广西51世陆诜1036年迁横县;广西59世陆炳1240年迁梧州等县;广西65世陆文显1402年迁桂平县;广西67世陆轩1464年后迁容县;广西70世陆壁堂1537年迁桂平县;广西70世陆子环1552年迁桂平县;广西73世陆国通、陆国胜1618年迁桂平县;广东47世陆训948年迁高要等县;广东59世陆琼1260年迁南海县;广东59世陆融如1264年迁南海等县;广东61世陆粤昌1271年迁南海县;广东50世陆顺宗1127年迁鹤山;广东60世陆世卿1273年迁顺德;广东60世陆医保1273年迁顺德;广东57世陆礼1000年迁黄埔;广东63世陆官1368年迁信宜;广东67世陆轩1464年迁信宜;广东69世陆经1523年迁信宜;广东65世陆昌1405年迁新会;广东68世陆子周1508年迁化州;广东69世陆德晟裔1571年迁连山;广东66世陆千七郎1438年迁英德;海南53世陆恩圣1145年迁琼山。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回复 陆仁代 2013-11-7 08:58
陆氏后裔,认祖归宗。
回复 陆象山 2014-1-26 15:46
盛世修谱,千年传统。可产生归宿感、增加凝聚力

Archiver|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12 | 《 陆氏家园 》  版权所有 | GMT+8, 2024-5-14 22:1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