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训系总宗谱》即将面世
查看: 4901|回复: 0

唐文治和陆氏三兄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8-23 10:21: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唐文治和陆氏三兄弟




         唐文治先生(1865—1953),江苏太仓人,字颖候,号蔚芝,晚号茹经,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他生于同治四年,光绪十八年中进士,官至农工商部左侍郎,署理尚书。在官期间,上万言书,倡言改革,事在康梁戊戌变法之先;辞官以后,创办南洋公学(南洋大学——今上海交大前身)、无锡国学专修馆,为培养高级专门人才贡献了他的一生。他的生平事迹,已为众多人所了解。在他担任南洋大学与无锡国专校长期间,太仓陆氏三位兄弟都成为他的得力助手。有关这些史实,可能就鲜为人知了。?
  陆氏三兄弟就是陆勤之、陆修瀛和陆修祜。平原陆氏,本系太仓“望族”,自十二世祖陆毅(匪莪)以清康熙进士,官至监察御史、巡视中东两城以后,陆氏门第一脉书香,科名绝响,人才辈出。十九世祖陆成甫(1853—1916)是陆勤之、陆修瀛和陆修祜的父亲。他虽然没有取得功名,但至孝事亲,庭训极严,里闾皆知。他的为人与教育,对子女的影响极大。他的四个儿子,先后考上秀才,确实干了一番事业。四个秀才中,除老大外,老二、老三和老四,弟兄三人都与唐文治先生有关。他们一生的主要事迹与价值,几乎就体现在协助唐先生,为唐先生所开创的教育事业贡献力量上。当然,一方面他们确实有真才实学;另一方面,与唐先生的器重和栽培也是分不开的。唐先生对陆氏一家早有所闻,与陆成甫甚为熟悉。他的用人方略,一向推崇“任人唯贤”,非但爱惜贤才,而且真正做到“人尽其用”。因此,陆氏三兄弟的智慧与才能,也相应得到了一定的发挥。?
  陆勤之(1867—1948年),原名曾业,出嗣后改名起,字芹芷(后一直沿用勤之),号凤骞,州廪监生。年逾弱冠,游于庠,旋食廪饩,举优行。受业于本邑李伯豫、王晋蕃先生。嗣后,又受业于王文贞公门下,文思大进,声誉鹊起。后入北京法政大学深造。钱塘施植之曾请他佐理哈尔滨道署三年。光绪卅三年(1907),唐先生担任南洋大学监督(即校长),急需人才,连发三次电报紧急招揽先生,他欣然南归,到校就任庶务长。1912年,民国建立,改南洋实业学堂为南洋大学,唐先生请陆勤之同赴北京,面晤总长施植之,协商建校经费问题。对于陆的工作,唐先生称“余倚之如左右手”。民国九年(1920)陇海铁路督办施省之出资,并请唐先生创办无锡国学专修学校,唐又聘陆勤之担任总干事。陆一如既往地为唐先生出大力,积极为建校筹款,兴土木,造校舍,奔走于锡、沪、太之间。那一段时间里,辛苦程度可想而知。唐先生许多著作、文集需付梓刻印,陆积极外出募捐,并时常慷慨解囊,玉成其事。陆勤之家境较好,且乐善好施。1924年,见浏河难民房屋被烧毁,他主动填洋3000元,充为放赈救灾。学校建造图书馆,陆勤之个人就捐赠书籍15000册,其中大多为明清精本,当时就价值数万元。由于他的努力,唐先生主持的学校,得以维持正常的教育秩序。当时邑人毕枕梅先生说:“凡人所不能为者,惟陆君能为之,且高尚廉洁,岂常人所能及”。武进庄思缄先生,曾与其共事,叹服曰:“若陆君者,可谓先之劳之且能无倦”。三十年代初,唐先生的四子庆永,娶陆勤之的女儿为媳妇(即中科院院士唐孝威的母亲),唐、陆成了亲家,无论如何,唐先生与陆勤之的关系,在客观上来说,当更进了一层。1948年,当唐先生听到陆勤之病逝的消息时称:“余初闻先生归道山,念六十载交情,不觉沾襟之浪浪也”,并为其写传,彼此情深意笃。?
  陆修瀛(1869—1938)字蓬士,号阆仙,州廪生。他的一生经历,在弟兄几人中尤为离奇。他从小好读书,工楷法,弱冠后补博士弟子员,食廪饩。光绪癸卯年(1903)举优行额满,获陪取秋闱堂备未第,而他十分坦然。中国封建时代的读书人,总抱着“不为良相,便为良医”,陆蓬士受这种思想的支配,潜心研究“灵枢”(一种医书。与“素问”合起来即称为《皇帝内经》),日夜苦读,废寝忘食,终于成功。几年后,“悬壶里中”,即在城里行医卖药。他行医的目的主要为了拯救病人,因而收费十分低廉。对穷苦者,他买了药送给他们,分文不收。他的善举,时太仓医学会对他十分推重,授予他行医资质证书,使他的行医合法化。于是,他更是抱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各种疾病,能治愈者治,无法治的,从不为牟利而欺骗、延误病人,他的实事求是做法,深得同行的钦佩与赞许。辛亥革命后,他北走京师,先后担任陆军部被服厂文职工作,及进外交部庶务科办事。丙辰年(1916)唐先生聘任陆修瀛为南洋大学舍监兼国文、修身学教授。他教学严谨,一丝不苟。当时,唐先生聘请了许多知名人士担任教授,他在学术研究方面,常发表独特见解,与其他教授一起探讨、甚至争辩,对校内浓厚学术气氛的形成,起了不小作用。更使唐先生内心感到满意的是,他以唐先生的进退为进退。辛酉年(1921)唐先生辞去南洋大学职务时,他也“浩然归故乡”。后唐先生创办无锡国学专修学校,他的二兄陆勤之赶赴京师,为学校购买了大量书籍,他又为唐先生悉心整理编纂目录,转运江南,为唐先生在无锡建校出大力。戊寅年(1938)七月,陆无疾而终,享年70岁。因唐先生对其了解太深,感叹“人事俯仰,茫茫尤足悲也”,“载笔潸然,以为之传”。?
  昆仲三人之中,要数陆景周与唐文治的关系最为密切了。陆修祜(1877——1964)字笃初,号景周,晚号慕陶。光绪二十一年(1895)秀才,岁试州三名,列为优庠生。他先后受业于本邑李伯豫、王晋蕃先生。胞兄陆勤之也曾是他的先生。后来进士、翰林院庶吉士王紫翔(祖畲)先生因父病回乡,在家讲学,他被列为弟子,学习古文。王紫翔也是陆景周的先生王晋蕃、唐文治的先生。唐文治先生辞官南归,创办南洋大学,其时陆景周还在山东博山玻璃公司任秘书,即拜唐先生为师,每半月写一篇古文,寄呈先生评点,在多位先生不同风格的教导下,学问大进。博山玻璃公司停办,陆遂回原籍。唐先生聘请他任南洋大学校长秘书兼国文教员,并“处馆唐寓,授庆诒(唐先生长子)等课,兼司笔札”。唐先生认为陆“深资得力”。自从在唐寓授课起,直至七十多岁告老还乡,陆景周的一生,可以说都是伴随着唐先生度过的。每学期招生、报名,学生必先经陆景周面谈,然后介绍给唐先生;有宾客、政要会见唐先生者,也都由陆出面接待,然后引见。因此,凡认识唐先生的人,几乎没有不认识陆景周的。1901年,唐先生左目“忽起黑翳”,恰逢访日归途,在横滨请日本医生诊治,说“无妨也”。没几天,眼珠内陷,竟“无所见矣”。至1920年,唐先生右目也完全失明,苦于眼疾带来莫大不便,唐先生对这位忠诚的秘书更是不可或缺。凡署名唐文治的著作、信札、公文、题词、祭文、寿序、墓志铭等的起草、修改、誊写、审校、书写等,基本上都经过陆景周的手和口,只要读给唐先生听,没有修改意见,便对外正式发表。?
  最能体现唐、陆两人同心协力办学的事例是,1937年学校西迁的动人情景。当时,芦沟桥事变发生,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侵华战争,形势岌岌可危,日机狂轰滥炸,学校无法上课。十月下旬,学校决定西迁。其时,陆景周全然置太仓家庭的困难于不顾,毅然决然与唐先生一家及部分师生同行。他们雇小船自无锡乡下出发,经常州、丹阳,飞机隆隆之声,震耳骇目;抵镇江,坐小轮至江心,登英国公司德和轮,夜过芜湖,见日机在桅杆上盘旋,只得熄灯。翌日抵汉口,再乘小轮抵武昌,即乘车改走陆路,经临湘、岳阳、汩罗,直到长沙。在长沙获悉德和轮遭日机轰炸,闻之不胜惊骇。长沙也不太平,决定先赴湘乡,再行迁校,师生一面赶路,一面讲课。至1938年2月,终于抵达桂林,长途跋涉,一路颠簸,形神皆疲,苦不堪言。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唐先生已年过古稀,陆已年过花甲,两位老人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冒着生命危险,坚持教学,实在是精神可嘉,难怪家人提心吊胆,为他们捏着一把汗。幸好在半年后,陆景周与唐先生等,绕道香港回沪,这才放心。然在那种年代里,生死无定,人命关天,途经虎门、过零丁洋,诵文天祥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其情其景,思之凄然,故唐先生每谈及迁校途中之艰辛,总是说:“景兄是君子人,从我于急难……”。?
  唐文治比陆景周年长12岁,因是师生关系,陆对唐终生执弟子礼,然唐总是称陆为“景兄”。这是对同辈中年龄较轻,或对行辈较低者的带有敬意的称呼。38年来,陆景周协助唐先生撰写了许多著作,当然有不少属于他自己的独著。唐先生曾多次对陆说,要他以个人名义出版、发表。但不管怎样,陆景周总是署上唐文治大名。因此,从作者来看,只有唐文治著作,而陆景周的一生,连一篇著作也没有。陆先后担任过南洋大学教授,无锡国专经学教授、哲学教授,他在经学等方面的造诣,在国专师生中有目共睹。?
  对于陆景周的人品,唐先生在世时早有高度评价:“君子哉若人,尚务哉若人”,这是唐先生运用孔子赞扬许南宫的话。五十年代初,无锡国专并入江苏师范学院。陆景周退休回乡,年已74岁,一生从教,连退休金也没有享受到,他毫无半句怨言。陆早年参加太仓“甲子吟社”,归里后为县里“吟边九老”之一,同时参加上海“乐天诗社”,专习声律,笔耕不辍,以吟哦、酬唱为生活中一大乐趣,曾历任两届县人大代表。1954年,唐先生逝世,陆写了祭文,瞩其长子陆希言代表他参加葬礼,为唐先生送行。嗣后,又写了不少纪念唐先生的诗文。可见两位先生的情感,非同寻常。陆后唐先生十年逝世,享年八十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12 | 《 陆氏家园 》  版权所有 | GMT+8, 2024-5-4 06:5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