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训系总宗谱》即将面世
查看: 6930|回复: 5

陆秀夫家族的历西版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5-26 08:25: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陸禮強 于 2014-5-26 10:26 编辑

这是陆功平宗亲在本家园网裡所提供的旧谱图片:

IMAG0225.jpg (757.76 KB, 下载次数: 3)

个人对于其内容的一些读後感:

国柱:秀夫长子,行一,字经邦,原配李夫人,所生一子甲。公为宋都统制,年三十九岁,从父尽忠,溺于崖山之海。

国桢:秀夫次子,行二,字维幹,生于宋理宗宝祐二年甲寅(1254)。。。。公终于元大定三年,享年七十有三。。。。元至元十八年(1281)大定後,元主思秀夫公负主溺海之忠,勅查後嗣,得公隐于历西,以建祠立像,旌其忠节,载在郡誌。。。。

之甲:国柱子,字金榜,公大定後逃回梓里,至今犹盐城之巨族也。

存疑:


1) 陆秀夫(1236-1279)崖山殉节时仅43岁,长子国柱“年39岁,从父尽忠,溺于崖山之海。”这有可能吗?父子相差仅4岁?
2) 次子国桢(1254-1326),“终于元大定三年”应为元泰定三年之误,元朝并无大定年号。陆秀夫生次子时18岁,生长子时是4~17岁?
3) “得公隐于历西,以建祠立像,旌其忠节,载在郡誌”这一记载,不知能否印证于盐城或历西郡誌中?
4) 之甲“公大定後逃回梓里”?祖父秀夫既已获得元主“建祠立像,旌其忠节”,为何要逃跑?“至今犹盐城之巨族也”?盐城陆氏有之甲一系的族谱吗?


发表于 2014-5-26 11:07:0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起陆秀夫,也许人们不是太熟悉,但若将他的名字与岳飞、文天祥的名字联系在一起,你会立马有肃然起敬之感。而文天祥、陆秀夫以及与之同时的张世杰三人,均遭逢宋、元王朝更迭的腥风血雨阶段,为挽救赵宋王朝流尽最后一点血,史称“宋末三杰”。据《宋史》等记载,南宋嘉熙二年(1238)十月初八日,陆秀夫(字君实,一字实翁)出生于今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建阳镇。三岁时,为避元兵入侵,随父母移居镇江。十三岁时,又返回原籍,寄居在建阳镇的酺神殿读书精舍内读书。十五岁应乡试得贡补太学牒,十八岁魁省元,十九岁与文天祥同榜中进士。不久,应聘来到抗元名将、两淮制置安抚使李庭芝帐下作幕僚。时值元军大举南下侵犯,南宋朝廷岌岌可危。德佑元年(1275),元军水陆并进,深入东南腹地,李庭芝麾下大多离职逃走,只有陆秀夫等人坚守岗位,鼎力辅佐李氏破敌。李庭芝见其忠勇奋发,才能出众,就推荐他到南宋朝廷任职。陆秀夫先后担任了司农寺丞、宗正少卿兼权起居舍人和礼部侍郎等职。德佑二年(1276)三月,宋恭帝赵显随全太后率百官向元军投降。在国家存亡之际,陆秀夫没有盲目随君降敌,而是设法让度宗的妃子杨淑妃和益王赵昰、广王赵昺逃出京城临安,重新组织抗元小朝廷。是年五月,陆秀夫拥立九岁的赵昰在温州登基,称端宗。册封杨淑妃为太妃,随后迁都福州。陆秀夫担任端明殿大学士、签书枢密院事等军国要职。当时,文天祥在赣粤一带抗战,陆秀夫代皇帝拟《授文天祥通议大夫右丞相枢密使都督诸路兵马诏》,褒奖文天祥抗元举动。因元军步步紧逼,南宋小朝廷不得不南走广东,最后又移到海上船队,与前来侵犯的元军周旋。景炎三年(1278)四月,十一岁的小皇帝赵昰在碙州舟中病逝。“群臣皆欲散去”。但陆秀夫不顾国祚垂危,大厦将倾,在一片悲观失望的声浪中慷慨陈词:“度宗皇帝一子尚存,将焉置之?古人有以一旅一成而中兴者,今百官有司皆具,士卒数万,……此岂不可为国耶?”在他主持下,又拥立八岁的卫王赵昺登基,改国号祥兴。陆秀夫为左丞相,总揽枢密院事,在朝辅政。张世杰为太傅,文天祥为右丞相。六月,又将小朝廷迁至广东新会以南八十里的海上崖山,并在崖山设立行宫和军营,作为抗元据点,驻崖兵力从几万人发展到二十多万。在最后的一年中,陆秀夫“外筹军旅,内调工役”,支持张世杰、文天祥的抗元斗争,受到华南人民及广大抗元将士的拥戴和称颂。祥兴二年(1279)二月,宋元双方进行了最后一场生死决战,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悲壮激烈的崖山海战。在元军强大的攻势下,宋军不得不焚毁岸上的行宫和军营,移居海上作战。宋军把二十万军队和民兵布置在千余条木船上,并用绳索环接,形成长方阵。由于张世杰只顾率将士在海上死守,而未在陆上留一支部队驻守,被元军断了淡水和柴薪渠道。二月六日,宋营在连续断水断粮、将士无力再战的情况下,船阵被元军攻破。陆秀夫见大势已去,在元军围攻帝舟时,先拔剑驱妻和次子七郎、三子八郎入海,随后跪对帝昺说:“国事至此,陛下当为国死”。说罢,背负宋8岁少帝,蹈海殉国,时年仅42岁。是役,宋军战死及溺水死者达十余万人,南宋王朝政权至此宣告终结。陆秀夫原籍江苏盐城堂号后受封“忠烈堂”,海宁、桐乡、嘉善等嘉兴地区的陆氏后人遂改堂号为“不负堂”,宁死也不负大宋。不负堂的来历也有一说与陆贽有关。陆贽秉性贞刚,严于律己,自许“上不负天子,下不负所学
发表于 2014-5-26 12:26: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陆功平 于 2014-5-27 19:27 编辑

谢谢礼强宗亲所提出的质疑,关于长子国柱公溺海时三十九岁肯定有误这点盐城宗亲们也提出过疑问,这是家谱出入之处,古时十几岁结婚也属正常,我个人认为国桢与国柱相差一二岁可否?
我迁始祖从崖海逃亡本属实,在那战乱年代不逃而等俘虏是不现实的,元朝大定后(意思应为平定战事后而并非年号)以后所发生的事我们后人无法知晓,只以资作为参考,年代久远后人考证有出入我们不能有太多怪罪。
秀夫公后世谜团重重又有谁能解,秀夫公年表也是考证而来并非百分百正确只能供后人叁考,潮州谱记载秀夫公有七子,盐城记载四子,我历西只记载二子,而潮州和盐城只详细记载长子繇资料对其他几个儿子连名字都无记录可以想像这两地谱在什么时候续修,肯定不是在秀夫公五世内修的所以无法考证其他几个儿子
发表于 2014-5-26 12:36:22 | 显示全部楼层
盐城秀夫公后裔众多,各分支都有,礼强宗亲对盐城各支并不熟悉,所以有此一问,理解!是秀夫公这支而对接不上的应该也有,我正在拜托盐城宗亲们帮我寻找有关盐城的这方面支系资料
发表于 2014-5-26 12:47:56 | 显示全部楼层
秀夫公到底有几子留有后世我们很难知晓,在那战乱年代各顾各命,逃亡各地,又无联系,所以才形成现在这种情况:可以说秀夫公的资料最全,但也有很多后世资料单调无法对接,悲哉!
发表于 2015-3-18 12:00:34 | 显示全部楼层
陆逵续的《陆氏宗谱》争议很大,真想正面探讨,否则对后人的影响太大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12 | 《 陆氏家园 》  版权所有 | GMT+8, 2024-5-5 02:4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