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训系总宗谱》即将面世
查看: 3086|回复: 1

传承姓氏文化 弘扬孝廉家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6-13 09:07: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陆显祥 于 2016-6-13 04:04 编辑

传承姓氏文化   弘扬孝廉家风


    “百善孝为先,孝为廉之首”是中华民族普遍认同的伦理格言。“孝”与“廉”为美德之端、美德之首,是人所共知。孝廉文化随姓氏文化源远流长,孝廉在中华文明中有着本根的地位。子孝孙贤、清官廉吏历来被百姓所推崇,孝廉思想世代传承,形成了我国独特的文化传统和民族心理。
    孔子在《孝经》中说:“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人之行,莫大于孝;教民亲爱,莫善于孝。”古圣先贤们对廉洁的重要性也多有论述。晏子说:“廉者,政之本也。”包拯说:“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
    传承和弘扬孝廉文化,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廉洁教育和熏陶,对于促进廉洁社会风尚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查阅诸多资料,古代孝廉双修之名人并不多见。然而,陆氏先祖陆绩以中国古代二十四孝之十三孝——“怀橘遗亲”孝母和廉洁典范之——“巨石压舟”返乡的两个典故,被世人成为“孝廉公”,也蔚然成为了陆氏家风。

陆绩的“孝”有“怀橘遗亲”典故——
    陆绩,字公纪,吴郡(今江苏苏州)人。他出身于官宦世家,曾祖父陆续、祖父陆褒都以操行高尚、品行超群著称。父亲陆康忠勇义烈,汉灵帝时任九江郡守。陆绩自小受父亲高风亮节的熏陶,深懂忠义孝悌之道。他尤其尊敬母亲,认为母亲是最值得信赖和最值得敬爱的人,对母亲不孝,就有愧于做人子,世界就不应当存他有立身之地。因此,他很小的时候,就能时时、事事替母亲着想,帮母亲做事,听母亲对中国古代“孝、廉”传统文化教诲。他跟母亲说话,不叫一声“娘”不开口;有什么好吃的东西,母亲不亲口尝一尝,他坚决不吃。在母亲面前,他绝对诚实,从不说一句假话和谎话。
    陆绩是个聪明伶俐的孩子,由于酷爱读书,所以博学多识,人称“神童”,颇有名气。他6岁的时候,在九江(今安徽寿县)拜见大名鼎鼎的袁术。袁术出生于四世三公的大官僚家庭,与哥哥袁绍俱是东汉末年的军阀,权势熏天,而且擅自于公元197年称帝。陆绩去见这个大人物,一点也不怯场,对于袁术提出的问题,侃侃而谈,不亢不卑。袁术惊叹陆绩的才学,破例地给他赐坐,还命人端来一盘子柑橘,招待小客人。那柑橘圆圆的,大大的,皮色金黄,肉肥汁多,味道极美。陆绩吃了一个以后,心想:多好吃的柑橘呀!可惜母亲没见过,更没吃过,我何不带几个回去孝敬她老人家呢?他心里这么想,随手便悄悄地往怀里塞了三个柑橘,袁术及在场的人谁也没有注意。
    接着,陆绩拜辞袁术回家。当他弯腰作揖的时候,怀里的三个柑橘滴溜溜地滚到了地上。袁术开始吓了一跳,以为那是什么“秘密武器”,待看清那不过是柑橘时,不禁哈哈大笑,说:“陆绩呀陆绩,今天你是我的贵客,怎么还偷柑橘呢?”陆绩不慌不忙,跪地答道:“我是想拿回家去给母亲尝个新鲜。”他振振有辞,神色自若,一点也不显得难堪。因为在他心目中,母亲是伟大而神圣的,儿子孝顺母亲,天经地义,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袁术听了陆绩的回答,惊奇不已,意识到陆绩将来肯定是个不同凡响的人物。正是:“当年柑橘入怀日,正是天真烂漫时。纯孝性成忘小节,英雄从古类如斯!”。
    陆绩怀橘遗亲的事迹广为传颂,等他长到十几岁的时候,就经常与东吴首领孙策的幕僚张昭等人平起平坐,共议国事了。一次,孙策询问夺取天下的方略,张昭等主张用武力讨伐,而坐在末座的陆绩大声说:“春秋时管仲相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并未动用兵卒。孔子说:‘远方之人不服从号令,应修文德,使他们自动来归附。’现在你们这些人不在仁政治国上多想办法,而一味推崇武力征服。我陆绩虽然年幼蒙昧,但也自感不安呢!”几句话说得张昭等谋士面红耳赤,狼狈不堪。

陆绩的“廉”有“巨石压舟”典故——
    陆绩长大成人了,身材魁伟,相貌堂堂。由于他博学、孝顺,见识过人,所以很多人都愿意与之交往。三国时期,像被誉为“凤雏”的庞统等名人,年龄及资力都比陆绩高得多,但这并不妨碍他们之间建立亲密、友善的关系。孙策的弟弟孙权统事的时候,任命陆绩为奏曹椽,却又害怕他心直口快,直谏不讳,故出任离吴郡较远的郁林(今广西玉林)太守,加偏将军,统兵二千人。带兵为将,不是陆绩的志愿,他的志愿在于研究儒学,当一个学者。所以他在履行军旅职事的同时,还潜心从事著述,注《易经》,释《玄经》,并撰有《浑天图》,皆传于世,有“小诸葛”美称。
    三国时,郁林辖境广阔,包括了现在广西除桂林、梧州之外的大部分地区。当时的郁林太守,离任时都宝物充斥,满载而归,衣锦还乡。但陆绩为人正直,为官清廉。陆绩为官多年,职位也不低,却是两袖清风,不义之财,一毫不取。他当了几年太守,任期届满,由于身体欠佳,便向东吴国君孙权请求辞官归乡,得到批准。当时陆路阻滞,需从西江乘船出珠江口,绕道海路返乡。陆绩动身归乡之时,行李萧然,全部家当装到船上,也占不了多少空间。艄公一看货物太轻,便说:“就这样开船,出了乱子怎么办?”陆绩问:“怕出什么乱子?”艄公说:“船装得太轻,遇到狂风大流,就容易翻船。你一家四口,所带的东西还不如一介寒士。船太轻,得想办法增加重量才行。”陆绩与艄公和家人商量,买了两只大瓮和一担笋干,瓮里装满咸菜搬上船。但船还是吃水很浅,不敢开行。再买货物吗,陆绩身上的银子已经所剩无几。怎么办?情急之中,忽然看到岸上有一块大石头,足有七八百斤重。陆绩打听到这是一块没有主人的石头,便请人把它搬上船。几个白发老人感到很奇怪。有个士人发议论说:“陆大人学问渊博,也许这块石头有什么来历呢!”当了解到大石头是当作压仓之用时,当地百姓更加感叹:陆大人离任之际,竟是如此的轻装简从,如此的两袖清风,可敬可佩。孤帆渐远,惜别依依,舟中岸上两招手,相看泪眼总迷离。与那些为官一方,刮地三尺的贪官相比,陆绩注定是要被人们传颂千古的了。
    有了压舱石,船便开始远航。走到中途,突然遇到了拦截官船的水盗。水盗揭开正在烧菜的锅,一看里面只有一点青菜,便说:“看来你这官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准是个大守财奴!”便翻箱倒柜,一无所获;又揭开舱底,发现了那块巨石,更加疑惑不解。一问,才知道是用来压舱的。水盗首领说“我在江湖上闯荡了三四年,这样的官船,还是第一次遇到啊!”艄公这时插话说:“这位是陆绩太守,他在任上两袖清风。他的俸银,也往往用来周济亲友和百姓,今日回江南,只有几件破行李。”水盗首领听了,很抱歉地对陆绩说:“早知道是陆大人的船,我们就不来了”因为陆绩为官清廉的美名,早已传遍远近。
    平安渡海返回到家乡吴郡,母亲见儿子两手空空,说:“这才是我的好儿子。要是你满载财宝赃物回来,即使衣锦还乡,我也不认你这个儿子了。”。他回到苏州便把这块压舱石头放置在家中的庭院里,留作纪念,后来被当地士人收藏了起来。
    陆绩原本患有足疾,健康状况一直欠佳。在郁林上任正值人生年富力强的大好年华,不幸又积劳成疾,他自知不能长寿,生前就写好墓志铭曰:“有汉志士吴郡陆绩,幼敦《诗》《书》,长玩《礼》《易》,受命南征,构疾逼厄,遭命不永,呜呼悲哉!”他预言,三国时期的分裂局面将维持60年左右,“六十年之外,车同轨,书同文,恨不及见也。”他32岁病死,实践证明他的预言是正确的,从公元220年曹丕建魏,到公元280年晋灭吴,其间恰好是60年。——历史的发展完全证实了他的远见卓识。而那块他从广西贵港西江岸边带回的隐藏着动人故事的石头,则被闲置在他的家乡。这块压船石的故事,一直为人们所传颂。到了明朝,陆绩的故居早已变为民居,郁林石因年代久远已深陷泥土中。至弘治九年(1496年)监察御使樊祉来苏视察,在陆绩故居看到郁林石,觉得很有教育意义,便下令移置城中察院场建亭保护,亲自提名“廉石”,以为纪念。此石不过两米四五十高,厚约六七十厘米,不足二米宽,是极为普通的花岗石岩。石上镌刻有两个斗大隶书字“廉石”,红色镶嵌。另有落款:“弘治九年丙辰夏六月吉旦赐进士第文林郎巡按直隶苏松常府监察史河南胙城樊祉立”。到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苏州府陈鹏年巡抚同样十分仰慕陆绩的清廉,又将“廉石”移至苏州府学(苏州文庙)内,作为为官清廉的楷模,供时人和后人观瞻。
    周恩来总理在世时,听“廉石”的故事后,曾对当地政府指示:要妥善保存好这块石头。一块极普通的石头,跨海过江,几乎经过了半个中国的海域,其间又历经一千七百多年的岁月风云和历史变迁,至今仍完好无损屹立于世。历年来,中央、省、市领导人来参观孔庙时,一看到“廉石”就留影纪念,并强调现任官员也要廉洁自律。那鲜红的“廉石”两字,昭示出了这位太守的一种精神,一种情操;蕴含着陆氏宗族文化链的一种生命特征。这种精神,这种情操,影响着一代代陆氏的后人;也影响着无数吴地和桂地士人的精神风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种精神,这种情操,为北宋名相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升华到了极致。一个是无言的石语。一个是千古传唱的绝句。
    正是“郁林任满买舟行,羞涩宦囊箱箧轻。看取千钧镇舱石,无心插柳得廉名。一方廉石姑苏去,八桂空余采石陵。但见贪泉流不息,势要压它浪千倾。”。

 楼主| 发表于 2016-6-13 09:12:15 | 显示全部楼层

    陆绩个人的特质风貌,更是“廉石精神”破茧而出的积极因素。俗话说,人文化之,以文化人!任何人都生活在一定的文化体系当中,都是一定的文化体系所要塑造完善的历史对象。但是,对象却因人而异——有的人具有可造性,有的人就冥顽不化。所以,这里面,作为一个被“文化”成功的对象——陆绩原本就是吴文化的优秀代表,后来又是广西玉林文化的“文化对象”—— 这显然都与陆绩个人的生平际遇、行为选择以及生命哲学密切相关。其实,历史人物的可敬与可爱,就在于既为“时势”所决定,又不为其所奴役驱使!
    总之,我们想与大家一起分享的看法就是:“三国陆公一片石,涵盖吴桂两重天!”一方面,陆绩是吴文化和玉林文化塑造的成功代表,“廉石风流”就是中国南北文化融合互动的结晶。另一方面,“廉石精神”丰富发展了吴文化和玉林文化,更是今日建构现代廉政文化的宝贵资源——没有东西对接,没有南北互动,没有民族融合,又何谈现代廉政文化的科学发展!
    一千多年来郁州甚至整个广西,景仰“廉石”和它的主人的记载连绵不辍。明代郁州城内,就建有“景陆台”、“爱石轩”,彰显陆绩的高风亮节。清正廉明的官吏,则把陆绩和他的“廉石”当作座右铭,当作暮鼓晨钟,时时警醒自己。清代的郁州州衙还建有“景陆堂”,仿制了存于苏州的“廉石”,置于堂内高架之上。
    在苏州,陆绩的家族没有忘记他和“廉石”,他们把这块“郁林石”当作清白传家的见证和族训。
30集电视连续剧《廉石传奇》正式开机。这部由央视出品的反腐大剧,将在央视黄金时段隆重开播。由此可见,“廉石”之名声亦将越传越远。
    有陆氏家风必然有陆氏族训。《陆氏族训》曰:孝则善;孝则恭;孝则忠;孝则和;廉则公;廉则明;廉则威;廉则刚。
    孝则善。行孝是对父母的感恩回报,无私奉献,是善心善行之发端;孝则恭。行孝不仅是对父母物质上的赡养,而且还需精神上的慰藉,需要恭敬的态度;孝则忠。行孝是子女对父母无私大爱的回馈,必然是尽心尽力,发自肺腑;孝则和。孝心铸造和谐,首先是家庭和谐,进而是邻里和谐,社会和谐;廉则公。廉洁之人公道正派,不被私利所牵,不为浮名所累。权为民所用而不徇情,利为民所谋而不贪腐,情为民所系而不偏私。为人处事光明正大,坦坦荡荡,公平正义;廉则明。廉洁之人头脑清醒,明察秋毫,明辨是非;廉则威。威是指威信、威望;廉则刚。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如今,广西许多地方也有陆绩后裔居住,他们的郡望为“河南堂”、“怀橘堂”、“孝廉堂”等;厅堂牌匾惯用“孝廉传家”、“忠孝传家”、“清白传家”等;神龛对联许多用:“官无长物唯求石;家有遗书何用金。”陆姓人家通用联的上联写陆绩“巨石压舟”清廉返乡。下联写南宋诗人陆游,他临终写下《示儿》一诗:“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表达自己收复中原的信念和渴求。陆绩廉洁奉公,陆游爱国勤文,陆姓人家祖祖辈辈引以为荣,借联语抒怀,巧用对仗,旨在继往开来,发扬光大。广西贺州市昭平县黄姚镇枧盘村盘古寨陆氏宗祠(广西陆氏宗祠)画有陆绩“怀橘遗亲”壁画和悬挂有“孝廉传家”牌匾。这个祠堂也是陆氏“孝廉”文化纪念馆(《贺州日报》2012年12月30日头版刊登本报记者采写的新闻《黄姚陆氏文化纪念馆昨天开馆》的报道)。
      要想更好开展“国学教育进万家”活动,我想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姓氏文化和家族文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12 | 《 陆氏家园 》  版权所有 | GMT+8, 2024-4-29 05:1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