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训系总宗谱》即将面世
查看: 7416|回复: 3

晚清奇人 - 陆士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2-13 14:23: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陸禮強 于 2010-2-13 16:38 编辑

陆士谔.jpg (82.81 KB, 下载次数: 11)


  陆士谔,生于1879年,卒于1944年。江苏青浦(今属上海市)人,名守先,字云翔,号士谔。一生创 作了百余部小说,以《新上海》与《新中国》最著名(《新上海》将清末上海十里洋场种种光怪陆离的“嫖、赌、骗”等丑恶现象做了深刻记录,写得淋漓尽致,入 木三分。为1997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推出的“十大古典社会谴责小说”之一)。其中,以清初社会现实为背景的武侠小说20余部,其中《血滴子》尤为走红,以 致世人多以为雍正之传位和丧命,都是出自血滴子成员之力。他创作的以抗击英法联军为题材的小说《冯婉贞》的部分内容被编入《清稗类抄》,后人又将此作为史 实编进了历史课本。

  陆士谔的主业并非写作,而是悬壶济世。他是一代名医,曾获得上海十大名医的称号。陆士谔在行医、写小说的同时,着力最多的还是编著医书。1937年,他辑医经、各科临床、本草、方剂、医案诸书共21种,合成为大型丛书《基本医书集成》而封笔。

      对于我们许多人来说,陆士谔是一个陌生的名字。温家宝总理在第七届世博国际论坛开幕式上提到了他:“1910年, 一位叫陆士谔的青年创作了幻想小说《新中国》,虚构了100年后在上海浦东举办万国博览会的情景。”这情景是:浦东和浦西一样繁华,道路宽阔,车马往来不 绝;把地中掘空,筑成隧道,安放上铁轨,日夜点着电灯,电车于此飞驰不绝;人们能够通过隧道过黄浦江,江上还有很大的桥;跑马厅(今人民广场)附近建起 “新上海舞台”;中国人在浦东辟地造屋,举办万国博览会……百年前的想象,今日几成现实。陆士谔,这个一辈子行医的小说家,成了准确预言上海世博会的晚清奇人。

来源:重庆晚报  2010 年 2 月 5 日

http://cqwb.cqnews.net/cqwb/html/2010-02/05/content_196871.htm

XiaoNiao-2.gif (39.54 KB, 下载次数: 11)
发表于 2010-4-17 10:44:46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朝之陆士隆, 与他有关系的吧, 能知道雍正的秘密和血滴子, 绝不是宫外人了, 对吗?
发表于 2010-4-17 11:01: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离我们越来越近了。早在1910年,上海小说家陆士谔就曾在他的小说《新中国》里虚构了一百年后在上海浦东举办世界博览会的具体情形。而梁启超、郑观应等有识之士也都曾提出举办世博会的想法,不过在当时国力衰微的中国,他们的主张只能是梦境中的幻想而已。今天,即将到来的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让中国人百年前的“预言”神奇地应验了!

——编者

百年前的世博梦想

在上海城区的西南方向,有个叫朱家角的古镇。据史书记载,早在宋、元时期这里就已烟火千家,经济发达,人才辈出,后来成为近代著名小说作家的陆士谔就是朱家角人。

1878年,清光绪四年,陆士谔出生在朱家角一个读书人家庭,他从小爱读稗官野史,14岁那年,父亲去世后的陆士谔到上海城里行医谋生。

近代上海报刊与出版业的勃兴令中国小说繁花似锦,也为年轻的陆士谔提供了实现自己梦想的舞台,他弃医从文,最终成为市民热爱的小说家,他的作品成为街谈巷议的话题。

1910年,32岁的陆士谔完成了一部充满幻想的小说《新中国》,全书共分12回,以一个梦贯穿,虚构了100年后的上海。主人公“陆云翔”其实就是作者本人。陆士谔之孙陆贞雄说,他的祖父在这本小说里写道:“在我们中国上海浦东要召开一个万国博览会,要开这样一个会,中外游客都要到我们上海来。”

在小说《新中国》里,一觉醒来的陆云翔与妻子李友琴游历上海,他惊讶地发现,租界的治外法权已经收回,昔日趾高气扬的洋人见了中国人彬彬有礼,而街头的新生事物则更多,以往经常碰撞行人的电车也改为地下行驶,据说这是学习欧美的结果。“把地中掘空,筑成了隧道,安放了铁轨,日夜点着电灯,电车就在里头飞行不绝。”更让小说主人公陆云翔惊讶的是:“一座很大的铁桥,跨着黄浦,直筑到对岸浦东。”妻子告诉他,这是20年前,在浦东开博览会的时候,为了方便往来,才建造这大桥的。因为开了博览会,“现在浦东地方已兴旺的与上海差不多了”。

小说结尾,陆云翔被门槛绊了一跤,就此跌醒,方知是梦幻一场。

在晚清,幻想小说大量出现,在一个国运衰微、时局动荡的时代,知识分子热衷于构筑一个乌托邦的理想世界,陆士谔并不是第一人。

梁启超的“政治小说”《新中国未来记》发表于1902年,比陆士谔的《新中国》早问世了八年。小说共有5回,从60年后的公元1962年正月初一上海举行大博览会写起,作者的想象是这样的:“那时我国民决议,在上海地方开设大博览会,这博览会却不同寻常,不特陈设商务、工艺诸物品而已,乃至各种学问、宗教皆以此时开联合大会,处处有论说坛、日日开讲论会,竟把偌大一个上海,连江北,连吴淞口,连崇明县,都变作博览会场了。”

在这个科举考试名落孙山的年轻文人幻想中,中国已经跻身世界强国之列,中文成为世界语言,20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

《新中国未来记》非常集中地反映了他们那一代人救国追求民主,希望国家富强的一个理想。

在梁启超之后,晚清上海的另一位小说家吴趼人又出版了小说《新石头记》,他以穿梭时空的表现手法,再次虚构了在上海举办的一次世界博览会。

如此众多的知识分子在他们的幻想作品中,期望自己的祖国能举办一次世界博览会,他们又不约而同地将博览会的举办地点安排在上海,甚至具体到当时还是一片荒凉的浦东。

陆士谔的小说《新中国》问世的那一年是1910年,与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举办时间相差整整一百年。百年之前的“预言”,今天竟如此神奇地应验了,是作家突发奇想,还是得到了某种神秘的启示?

首次世博会上的中国人身影

唐德顺老人今年75岁,退休前是上海一家纺织厂的高级工程师。平时一有空,他总是喜欢到东台路的古玩市场去走走。

唐德顺1954年大学毕业,他对集邮非常感兴趣,平日里,纪念章、纪念币也是他搜集的重点。由于懂得外文,他对外国邮票情有独钟,正是通过这些邮票,他知道了世界博览会。为了更多地了解世博会的内容,唐德顺进而又搜集起了历次世博会的奖章、纪念章,并将世博题材确定为自己主要的收藏方向。

这些纪念章都是当年由举办国政府特别发行的,其中最珍贵的当属1851年在伦敦举行的第一次世博会纪念章,细致精美的图案仍然清晰可辨。

100多年的历史实在不能说短暂,我们还无法说清这枚纪念章以什么样的方式从伦敦来到上海,也无法还原它是经过了怎样的途径到了一个中国人的手中。我们能够准确表达的是,在历经一个多世纪的兵荒马乱、风霜雨雪后,这枚有着第一次世博会标志性建筑“水晶宫”图案的纪念章,完好如初地保存在一个上海市民手中,承载着一段珍贵的记忆。

“水晶宫”的故事,要从一对夫妇说起。维多利亚女王,18岁登基,在位63年。女王的丈夫阿尔伯特亲王是德国人,虽然当时的英国法律限制他参政,但实际上女王离不开他的辅佐。

当时,占尽工业化先机的英国同时拥有在世界范围内的殖民霸权,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英国的殖民地遍布世界各个角落,面积大约有3300万平方公里,是地球陆地面积的五分之一、英国本土面积的135倍;殖民地的人口达5.6亿,相当于其本土人口的10倍。甚至可以说,凡是有阳光照射的地方,就有一部分是英国的殖民地,它因此毫不惭愧地自诩为“日不落帝国”。

1851年英国工业化程度已经比世界上任何国家都高,英国为它自身所能展示的财富与繁荣,以及当时人们普遍认为的英国在制造业方面的天赋而感到骄傲。英国希望通过一次博览会这样一种仪式性的活动,把它的世界经济领先的地位确立下来。

博览会皇家委员会很快就在伦敦成立,他们举办了征集设计方案的竞赛,总共收到大约250份方案,但其中很多方案都采用了传统的建筑形式,也就是那种永久性建筑的设计方案,直到设计比赛的截止日期还没有找到一个适当的设计。

就在博览会皇家委员会的贵族们一筹莫展之际,一位名叫约瑟夫·帕克斯顿的园艺师毛遂自荐,抛出了自己的创意。

1837年,一位探险家在英属圭亚那发现了美丽的王莲,他把种子带回英国,交给园艺师帕克斯顿种植。三个月后,王莲开了花,叶子越长越大,园艺师把自己的小女儿抱在其中一片叶子上,叶子竟然完好无损。如果把王莲的叶子翻过来看的话,会发现它们具有这样的筋脉,用来帮助支撑它们所承负的所有重量。帕克斯顿由此触发了创作灵感,并结合自己设计温室的经验,完成了水晶宫展馆的设计。

1851年5月1日上午9时,50万多人聚集在恢宏壮观的“水晶宫”四周。12时的钟声敲响,维多利亚女王骄傲地宣布:万国工业产品博览会开幕。

博览会结束后不久,英国著名画家亨利·赛伦斯用他的画笔重现了当时的盛况。维多利亚女王居中侧立,在她左右两侧是前来出席博览会的各国宾客。引起我们格外注意的是,在这样的盛典上,还出现了一个身着大清国朝服的中国人身影。

经过考证发现,这个中国人叫希生,他是当时停泊在泰晤士河畔一艘船上的中国人,这艘船叫耆英号。那天他刚好路过,就在这里下船,那天刚好是开幕会,那他就来到水晶宫跟英女王敬个礼。他进来的时候,因为满洲王朝行礼的方式跟欧洲人行礼的方式完全不一样,而且他身上的打扮一来看起来很华丽,二来也看出来这个人很不一样。

在这次博览会上,近两万个参展商所提供的十万多件展品,在水晶宫内呈现出一片工业革命给世界带来的美妙图景。在众多的展品中,最受欢迎的是各种机器,所有的机器都轰隆轰隆地在那开着,展示出非常巨大的力量。许多参观者在这里看到了他们平时绝无可能看到的商品,看到这些神奇的机器承担以往只能靠人工、而无法借助机械的帮助来完成的工作。

参观游览这届博览会的600多万人,几乎是当时伦敦人口的三倍。历史上,除了战争和迁徙,人类还从来没有过这样大规模的汇聚。可以这样说,1851 年的万国工业产品博览会,标志着人类大规模文明交流新形式的出现,同时,英国作为世界强国的地位也进一步得以彰显。1851年世博会出人意料的成功,它帮助塑造了英国的形象,也让英国人为自己取得的成就感到非凡的信心和自豪。

与已经阔步走在世界工业化前列的英国相比,此时尚且年轻的美国,也派出了5000多名商人漂洋过海来到伦敦,在博览会上显示了自己强劲的实力。一位美国参展商回国后,就向纽约市政厅递交了举办1853年纽约世博会的申请。

这是一次国家间实力的比拼,不是通过战争,而是以文明的方式彬彬有礼地较量。

梁启超海外偶遇建馆华工

几乎就在英国女王自豪于祖国强盛的同时,遥远的中国,数千人从厦门、上海登上了英国商船,不过,他们不是去参观博览会的,航行的目的地是英国在西印度群岛的殖民地。鸦片战争后,大批中国人被迫到海外充当苦力,这些被屈辱压迫着的人们被称作“华工”。

1903年,在创作了《新中国未来记》一年之后,梁启超赴美游历,在旧金山等地,他详细了解了华工的生存状况,记录在《新大陆游记》一书中。在圣路易斯,梁启超与30名建造世博会中国馆的华工不期而遇。

“时方溽暑,圣路易炎热尤甚。其工人皆裸体赤足,列坐门外,望比邻之游女,憨嬉而笑……”一直期望中国能主办一次世界博览会的梁启超目睹此景,感慨万千。他是多么希望中国人能在世博会这个舞台上精神抖擞地亮个相,风光一番,不输英美,但此时此刻,他又深知自己的祖国是何等的羸弱。

梁启超在美国圣路易斯世博会建设工地中绕行一周,怀着复杂的心情离去。一年后,圣路易斯世博会开幕。

今天的历史学家普遍认为,1851年伦敦万国工业产品博览会开创了世界博览会的先河,当时世界上其他先期工业化国家也都敏感地发现了世博会的重要意义。

1851年12月,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发生政变,由总统摇身一变为皇帝的拿破仑三世亟需一个机会向世界展示法兰西第二帝国的实力和欧洲第二大城市巴黎的魅力,要达到这些目的,还有什么比举办世博会更好的途径呢?

1855年巴黎世博会约有2.1万件展品参展,展现了当时工业和艺术方面的成就,包括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在内的一些参展国首脑参观了博览会。拿破仑三世在颁奖典礼上致辞声称:“我们的愿望是:希望这次世博会不仅仅是新奇玩艺的集合地,而是全世界的工业、商业和文化艺术领域的一个传播文明文化的渊源。”

巴黎和世博会的缘分就此开始,并形成了每隔11年举办一次世博会的传统。

从1855年开始的世界博览会仿佛推进器,迅速改变着塞纳河两岸的巴黎面貌。1884年,法国政府宣布,五年后将举办新一届世博会,同时建造一座 300米的铁塔,这就是后来闻名世界的埃菲尔铁塔。

这一决定顿时在巴黎引起满城风雨。在1887年2月《时代报》上有100多位作家、艺术家、建筑师等等联名写信,反对这座建筑,认为它亵渎了巴黎的审美,其中包括作家莫泊桑、音乐家古诺、画家梅索尼埃、设计过巴黎歌剧院的建筑师加尼尔等。

在世界博览会的历史上,“争议”是个常用词,从政府到民间,都不乏其例,而往往是那些饱受争议的举动留在了史册上,正所谓“真理不辩不明”。

不过,争议归争议,建筑界人士却纷纷响应,两个星期内,政府就收到100多个建筑师的方案,最终,桥梁工程师古斯塔夫·埃菲尔中标。

埃菲尔称得上是“钢铁诗人”,钢材在他的设计中仿佛被赋予了律动的生命,他高超的金属建筑技艺,使他能够娴熟地使用铁条和铆钉,建成了当时世界上史无前例的最高铁塔。虽然它的工业化气息与巴黎一贯的建筑风格全然不同,但这并不能阻止它融入巴黎,成为巴黎的标志,成为1889年世博会的标志,进而成为法兰西首都的象征。

巴黎世博会吸引了3200万名参观者,其中近十分之一的人登上了埃菲尔铁塔,从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俯瞰巴黎市容。爱迪生最新发明的白炽灯使展览在夜晚也能向观众开放,这在世博会的历史上还是破天荒的事情。埃菲尔铁塔顶端的三色探照灯把半个巴黎城照耀得如同白昼。1889年的巴黎世博会成为一个世界各个国家都无法不予理睬的盛大的狂欢节。

在巴黎,反对世博会的声音消失了,在国家荣誉的驱使下,人们走到了一起,展示了前所未有的合作。巴黎,继续担负着“文明前哨”的使命。

梦境中的酸楚与乐观

1905年,戊戌变法失败后流亡欧洲的中国政治家康有为来到法网巴黎,三次登临铁塔,凭栏四顾,并留下诗作:“浩浩凌天风,高标卓碧落。邈邈虚空中,华严现楼阁……俯视下界人,城市何莫莫……问此何都市,巴黎称霸国。”

作为政治家的康有为敏锐地认识到,这个在普法战争中战败的国家,需要一次世界博览会鼓舞民众、最振国威,在工业化的潮流中追赶遥遥领先的英国,并在与德国、比利时等国家的竞争中抢占先机。这座耸入云霄的高塔,不再仅仅是冰冷的钢铁,而是承载着法兰西民族重新屹立在欧洲大陆上的坚定信念。

然而在康有为的祖国,举办世界博览会还只是天才小说家落在纸上的梦境。生长在上海的陆上谔还在继续做着他的白日梦,在梦中,他从浦西来到浦东,他看到:

“长虹般的铁桥,横卧波心……一时渡过了桥,只见洋房鳞次栉比,马路八达四通,往来车马,像穿梭一般,哪里是浦东!40年前的南京路,也不过这样繁盛。只恨车行的太快,来不及玩赏市景。”

不过,再好的梦总是要醒的。小说《新中国》的结尾,陆士谔记下了他和妻子这样的一段对话:

“妻子说:这是你痴心梦想久了,所以,才做这奇梦。

丈夫说:休说是梦,到那时,真有这景象,也未可知。

妻子又说:我与你都在青年,瞧下去,自会知道的。

丈夫说:我把这梦记载出来,以为异日之凭证。”

陆士谔夫妇的一番夜话,酸楚中有着一丝乐观,蘸着浓墨书写这些并不存在的内容,他的内心深处一定充溢着快乐。
       
大事发生,手机看凤凰!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走进世博会:中国馆用中国红拥抱世博会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韩锋年
       
-
<A HREF="http://sc.ifeng.com/event.ng/Type=click&FlightID=40272&AdID=39208&TargetID=323&Segments=1,160,292,293&Targets=196,323&Values=30,46,50,60,72,86,90,101,110,150,204,205,223,235,240,322&RawValues=&Redirect=http://a1119.oadz.com/link/C/1119/477/YLKM8FZ5rE8QaPw8np7ffBxATiE_/a/70/http://www.estreet.cn/?from=ifengnydt" target="_blank"><IMG SRC="http://img.ifeng.com/tres/recommend/client/a1076/100329-jl-585x60.swf" WIDTH=585 HEIGHT=60 BORDER=0></A>

    * ·减肥好方法-专家支招
    * ·高血压--血脂--新方法
    * ·风湿类风湿--新药问世
    * ·男人不行--别盲目补肾
    * ·100寸投影手机2折卖
    * ·防脱生发—重大突破
    * ·美女喝汤丰胸--绝啦!
    * ·狐臭腋臭--汗腺排毒!

更多新闻

    * 神奇预言:1910年上海小说家曾虚构100年后浦东举办世博会
    * 江苏世博旅游宣传周在上海启动
    * 江苏电网:确保世博保电万无一失
    * 世博馆内的最后冲刺
    * 千年一宝 世界瓷王《世博和鼎》组图
    * 上海市旅游局:世博期间不会现天价酒店

频道头条 Big News
手机上看新闻

河南郑州商瓷将亮相上海世博会

各展馆小礼品攻略 钻石香水拿…

    * 上海市政府召开发布会澄清世博大礼包谣言
    * 神奇预言:1910年上海小说家曾虚构100年后浦东举办世博会
    * 上海市旅游局:世博期间不会现天价酒店
    * 清明上河图画卷秘密武装押送抵世博 (图)
    * 沪道口安检首日半小时发现两辆车携刀
    * 世博主题论坛总体方案公布 李政道等确定参加
    * 河南郑州商瓷将亮相上海世博会
    * 各展馆小礼品攻略 钻石香水拿到手软

<A HREF="http://sc.ifeng.com/event.ng/Type=click&FlightID=10299&AdID=10399&TargetID=18&Segments=1,19,160&Targets=196,18&Values=34,46,51,63,77,86,101,110,204,205,223,229,240,245,600&RawValues=&Redirect=http://res.games.ifeng.com/webgame/dzpk/pooker.html" target="_blank"><IMG SRC="http://img.ifeng.com/tres/recommend/phoenixtv/youxi/100413-game-dzpk-336x280.swf" WIDTH=336 HEIGHT=280 BORDER=0></A>
商讯

    * ·止脱生发 满头黑发再生 再现男人潇洒魅力
    * ·补肾虚 壮肾阳 50岁的年龄20岁的肾
    * ·国际最新突破  喝酒“千杯不醉”有妙招
    * ·国际专家25日聚首深圳共研ICL高度近视矫治技术
    * ·深圳首创"月子服务"6对1悉心呵护母婴健康
    * ·奢华气质上海翡翠湖岸
    * 中医药科技成果推广 ·中医推荐:补肝肾、降三高、安眠--杜仲雄花茶
    * ·中医成果:高血压治疗--实现无毒消炎平稳降压
    * ·白发:拒绝染发——30天白发变黑已成现实!
    * ·中医专家:如何快速摆脱“心脑血管疾病”痛苦
    * ·春季补肾秘诀:男性更注重补肾虚、壮肾阳!

凤凰世博
热点图片热点视频
1962美国圣安东尼奥世博…
       
上海世博会台北馆制服抢…
世博期间6000多万盆鲜花…
       
河南郑州商瓷将亮相上海…
世博园区一景:高耸烟囱…
       
2010北京车展
走进世博会:考特钢建起…
       
上海成立水上消防站 确保…
世博三人行:《2012》带…
       
视频:刘德华杨澜等人演…
走进世博会:源自世博会…
       
走进世博会:海洋充满希…

    * 上海世博开幕盛况曝光 黄浦江中将现7条光柱
    * 世博消费潮未至消费概念股已经火爆
    * 清朝五大臣出洋曾带回世博会 鲁迅率师生参会
    * 世博叩响上海经济转型之门 低碳理念引方向
    * 世博会筹办工作发布会举行 开闭幕式时间确定

久久健康推荐

    * ·防脱生发--毛囊排毒
    * ·45岁以前停经不正常!
    * ·喝酒千杯不醉--绝招!
    * ·风湿类风湿--新药问世
    * ·肝病--进口特供新药
    * ·老公不行--别盲目补肾

    * ·男人补肾--让女人满足
    * ·狐臭腋臭--汗腺排毒!
    * ·糖尿病化糖清血是关键
    * ·治痛风古方有奇效(图)
    * ·结石病--获重大突破
    * ·美女巧治痔疮(图)

凤凰宽频
最热万象VIP
美国新导弹一小时闪击全球
中国联合舰队现身冲绳近海
毛:被印度整了3年才还手
飞行员曝秘闻:曾杀外星人
90后美女当屠夫卖猪肉
揭秘:第一裸体模特汤加丽
毛泽东获悉毛岸英牺牲瞬间
胡耀邦文革弃三次解放机会
日出动F-15J拦中国预警机
越南蚕食南海叫嚣不惜一战
佛山街头枪战 百人舍命厮杀
郭达潘长江吵架的真实内幕
解放军新型轰炸机真弹演练
台海上空对决往事
伪慈善家性侵犯孤儿院女童
副教授换偶 该不该定罪?
气温每高2度强奸案增1%
夫妻间冷嘲热讽伤害极大

    * [军事] 外媒:2018中美南海空战 解放军大胜
    * [历史] 蒋介石心中暗棋:50年后公开我日记
    * [娱乐] 周立波曝曾打伤岳丈 被抓蹲看守所
    * [社会] 南平案凶手语出惊人 称知道捅何处最致命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博客论坛
曝光某县长女儿的奢华生活
实拍解放军在越战

    * ·魏英杰:青海地震仍应发挥民间力量积极作用
    * ·时寒冰:旱灾实地调查 被活埋的情人湖
    * ·纪硕鸣:韩正市长访台的意外收获
    * ·实拍彪悍女学生课堂抡凳与男教师互殴
    * ·被人诬陷嫖娼!手机千万不要借给别人用

久久健康网

    * ·鼻炎--鼻炎--神奇妙招
    * ·左旋肉碱--秒杀肥胖!
    * ·治前列腺炎--别滥用药
    * ·糖尿病--胰岛终极突破
    * ·风湿类风湿--新药问世
    * ·老公补肾--夫妻幸福!
    * ·男人补肾--让女人幸福
    * ·防脱生发--毛囊排毒
    * ·男人补肾--首选国药!
    * ·鼻炎--鼻炎--可自愈!
    * ·减肥-滴肚脐-有奇效
    * ·治疗失眠--新武器!

       
短信 彩铃 IVR
         
                 
精彩MV|特色铃音|首发推荐|奇趣音效|佛教音乐|凤凰图铃
·俄夜店爆炸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苏珊大妈献唱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武僧单挑城管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
发表于 2010-4-17 11:03:31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12 | 《 陆氏家园 》  版权所有 | GMT+8, 2024-6-1 22:1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