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训系总宗谱》即将面世
查看: 3961|回复: 0

亚非纺织集团 陆增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8-14 16:57: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陆增镛原籍浙江省湖州市,出身书香门第,一直未婚,与胞弟陆增祺感情甚佳。陆增镛人称陆公,在香港港江浙同乡中属元老级人士。1949年陆氏兄弟随父亲移居香港,半个世纪艰苦
陆增镛
陆增镛
陆增镛
创业,兄弟二人创办的亚非纺织集团已打造成跨国纺织生产王国。陆公最后一次公开露面是2008年1月中,当时以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名誉会长身份,主持接待由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委书记马晓晖带领的一行10人代表团。
2008年2月16日中午在油麻地吴松街圣地牙哥酒店与女性友人开房期间突然晕倒,友人慌忙向职员求助报警,但他送院抢救不治,终年82岁,至于其猝死原因,有待剖尸检验。
陆增镛毕业于上海沪江大学,与胞弟陆增祺经常一同出席公开场合及接受传媒访问。年届八旬仍未婚的陆增镛为人非常低调,因是厂商会名誉会长,经常负责接待内地到访宾客;1988年获英女王册封为爵士,1990年又获英女王授予CBE勋衔。
陆公的公职甚多,是香港中大崇基学院校董会推选董事,曾任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副会长、香港浙江同乡会联会副会长、湖州旅港同乡会会长、香港毛织出口厂商会名誉会长、香港纺织业联会会董、沪港经济发展协会理事、香港制衣业训练局委员,浙江省政协委员、浙江大学顾问教授、浙江省工商联名誉会长、浙江海外联谊会常务理事、浙江省海外交流协会名誉顾问、湖州市侨联名誉主席、湖州市荣誉市民等。
陆氏兄弟热心教育事业,多次向浙江大学捐资,用于学校的教育基础设施建设。1999年,陆增镛出资100万港币在浙大设立「计算机设计与图形学高科技奖励基金」。2002年,陆氏兄弟捐资400万元港币建造「陆氏研究生教育大楼」。2007年4月,兄弟再次捐资200万元港币设立「浙江大学陆氏研究生教育国际交流基金」。
生平编辑
家道中落 南迁香港
父亲陆穆堂移居上海,陆氏兄弟也生长于上海,哥哥毕业于上海沪江大学,弟弟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虽然家世显赫,两人却从没有富家子弟的虚浮,只有浙江文人的书卷味及浑身英国绅士的风度。1949年两人随父亲移居香港,家道时已中落。1953年,父亲去世,令两兄弟大受打击。没有了那个为他们遮风挡雨的伟岸背影,两兄弟要咬紧牙关,自行挑起生活的大梁。 饱尝贫困
陆增镛
陆增镛
打工维生
回首往昔,感慨万千,陆增镛叹说,由富而穷是人生一段极好的经历:「没有经过在低层挣扎求存的穷日子,不会有贴近基层的心,不会有奋斗兴家的意志。」他们与朋友共7个孤家寡人在北角合租了一间月租150元的小房子,勒紧裤带,做「普通打工仔」。
陆增祺忆述:「当年我在电筒厂做文员,一个月薪金200块钱,哥哥在登华洋行做文员,一个月300 块钱,生活捉襟见肘,租房子但求有檐遮头,大家分租,剩下的钱就可以勉强糊口过日。」他还记得,每天早上由北角码头乘小船到土瓜湾上班,小船上挤满了油漆工人,汗味、油漆味及海水的咸味,混合成贫穷的百味杂陈:「工作可令人忘记生活的苦恼,忘记丧父的悲痛,也令你懂得民间疾苦,懂得珍惜自己拥有的一切。」
弟遇贵人 兄逢赏识
他叹息,当年只顾埋头苦干,就怕自己那份惹人觊觎的工被抢。期间,他遇到生命中第一个贵人──钟士元,并被提拔为钟士元的秘书。「公司派我去学速记,同学都是10几岁的女孩子,她们很厉害,我学速记学得不好。」但「做好工」自有回报,他深得钟士元的重用,到1960年,他工作7年后,薪水也加到600多块钱。
陆增镛补充:「打工就要勤恳做事,不要计较做多于得,你做得多,老板都看在眼里。」在登华洋行工作时,他每天常是最早上班,最迟下班。与弟弟一样,也获得公司赏识,从普通文员提升至洋行贸易部副经理。
终遇伯乐 开创事业
登华洋行是曹光彪主办的太平洋毛纺厂经销总代理,太平洋毛纺厂与东亚毛纺厂合并,这是两兄弟事业的重大转折点,增镛被曹光彪聘为东亚太平洋毛纺集团营业部经理,增祺也被聘为东亚太平洋总经理秘书。命运从此把陆氏兄弟与棉纱、毛纺连成一条不可分割的线。
逆势迁生产线 敢为人先
亚非集团的创立,源于机缘,却非巧合,陆增镛和陆增祺两兄弟当年可谓「勇字当头,敢为人先」,在众人还沉醉于香港地产、股票经济腾飞的刺激中时,他们已看到本港工业走向夕阳的必然。所谓夕阳,并不是指香港再没有工业,而是劳力密集式的工厂操作必然要转移到成本低廉的发展中地区,留在的香港是地区总部、设计中心。成功绝非侥幸,既要有着眼先机的视野,也要有破釜沉舟的决心。由非洲的毛里求斯,到马达加斯加,由亚洲的马来西亚到祖国大陆的广东、浙江,屡次走在人前,终成大器。
执笠毛衣公司 起死回生
「勇字当头」的例子不胜枚举,当年东亚太平洋旗下有间毛衣出口公司,本来准备结业,陆增祺自告奋勇接手:「反正已经完蛋了,不如让我试试。」这一试,变成终生职业,他也令出口公司起死回生,年年赚大钱。进入70年代,香港纺织业竞争日趋剧烈,陆氏兄弟注意到香港地价急升、人工急涨,成本大增,传统劳力密集式工业面临许多困难。适逢非洲国家毛里求斯在香港寻找贸易伙伴,他们认定这是一个机遇,决定离开东亚太平洋,携手创建亚非纺织集团。
兄弟分工 镇守本港及非洲
当时,他们在香港和马来西亚各设一间中型毛衫厂,在毛里求斯设毛纺厂、染厂及针织厂,形成配套作业。陆增祺坐镇香港总部统筹一切,陆增镛则远渡重洋,在毛里求斯一待就是10年,负责开拓毛里求斯的纺织事业,他成功克服语言、风俗习惯、天然气候及资金短缺等困难及挑战。后来毛里求斯被接纳为欧洲共同体附属会员国,令亚非集团尽享无配额的优势,业务渐入佳境,聘请逾万员工,产品销往欧美等地。
言及于此,陆增镛颇为自豪地说,毛里求斯由一个纯农业的落后地区变成经济富裕的社会,一度成为世界第3大毛衫出口国,亚非集团居中的确发挥了作用。为感谢陆氏兄弟的贡献,经毛里求斯政府总理推荐,陆增祺于1988年获英女皇册封为爵士,陆增镛于 1990年获英女皇授予CBE勋衔。港人由英联邦别的国家元首推荐授勋,这在本港是史无前例。
重视教育兄弟退休上学
「棒子交给女儿了!」陆增祺说时双眼一亮,表情带点狡黠,鲜有地展现天真的一面。那边厢伯父陆增镛也笑眯了眼地说:「把头痛的大包袱都推给她了。」两兄弟,交换一个「甩难」的眼神,那股打心底里透出来的愉快与轻松,令记者忍俊不禁。而接棒的陆雅仪,左观右望,为爸爸及伯父的「顽皮」感到无奈,却坦言乐于接受挑战。
陆增祺事业有爱女接棒
陆增镛、陆增祺两兄弟,哥哥外向、热情,长袖善舞;弟弟腼腆、内敛,不擅交际。似乎是天意安排,让两人在性格上「内外互补」,在生意场上,也顺应自然,兄主外,弟主内。
哥哥陆增镛惯于出镜,但这次把「发言权」交给弟弟陆增祺。面对记者的「
陆增镛
陆增镛
质询」,陆增祺初时带点拘谨,欲言又止,笑说「见到陌生人很怕」,但毕竟驰骋商场多年,他很快便掌握了「交际」的技巧。他表示,两兄弟决定「退隐商界江湖」,「做自己喜欢的事,做应该做的事」,哥哥负责从事社会服务,弟弟却想做「职业投资者」,把算盘打到当前「兴襷襷」的股票市场。
退休生活多姿多彩,增祺笑以三大目标总结:「健康第一,所以我两人都要勤作运动,保持身体健康。投资第二,父亲当年也是做金融的,那是我自幼的梦想和兴趣,如今终于有时间把兴趣变成职业。哥哥不同,他爱做社会服务,对他而言,社会公益放在第二位。第三就是教育,我们对教育的支持是不会变的,科教兴国,国家的强盛不在于物质文明的提升,却系于教育。」
捐资兴学,力所能及,在所不计,除全力支持家乡湖州的教育事业建设外,陆氏兄弟亦慷慨捐资中文大学崇基学院基金,促成崇基与上海复旦大学的学生交流计划。他们更资助浙江大学每年赴港的交流计划,并设立多个奖学金,包括陆增镛CAD&CG高科技奖励基金及陆增祺FPTC高科技奖励基金。
将到浙江大学做旁听生
两人更打算以身作则,贯彻对教育的重视,重拾书包,今年将返回浙江大学做旁听生。见记者好奇,增镛笑以「大侠」金庸为例,指金庸尚且要不断进修,他俩人自觉没有读博士的能力,但又向往学校的生活,故决定做旁听生。「时代在变,我们虽都是大学毕业生,但以前的知识都过时了,不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现在有了经济根基,又有了时间,我们也要做学生,学习新知识。」
为人造纤维销美争权益
陆增镛在任职香港毛织出口厂商会主席6年间,联合同业组成反倾销委员会,亲任副主席,对美国无理加于香港人造纤维毛衫倾销美国的控诉进行长期申辩,历时5年,终获胜诉,陆氏居功不小。经过长期的筹备,于1993年,在港召开第24届世界针织会议。此为有史以来第一次全世界的针织业同行大会在香港举行,大大提高了香港针织业者的地位。
陆公最近一次公开露面是2008年1月中,当时以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名誉会长身份,主持接待由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委书记马晓晖带领的一行10人代表团。
工作经历编辑
亚非纺织集团 创始人
张家港 经济顾问
湖州市师范学院 名誉院长
湖州市侨资侨属企业商会 会长
湖州市侨联 名誉主席
浙江省海外交流协会 名誉顾问
浙江海外联谊会 常务理事
浙江省工商联 名誉会长
浙江大学 顾问教授
浙江省政协 委员
香港制衣业训练局 委员
沪港经济发展协会 理事
香港纺织业联会 会董
香港毛织出口厂商会 名誉会长
湖州旅港同乡会 会长
香港浙江同乡会 联会副会长
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 副会长
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 名誉会长
香港中文大学 大崇基学院校董会 推选董事
东亚太平洋毛纺集团 营业部 经理
登华洋行 贸易部 副经理
登华洋行 文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12 | 《 陆氏家园 》  版权所有 | GMT+8, 2024-4-30 21:05

返回顶部